>>返回主页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产业发展组主席、中国电信集团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中心主任 张东:

2018-02-01 14:30

  又一个季度的年会了,我又看到了很多工厂,可能有些观点是新的,随时都在进步,随时越来越深入。我觉得做工业网络给我的感受,越做越往下面走,碰到了石头,因为我们还没有碰到海水,还没有到那一步,如果碰到海水再往下看的话就是矿,但是我们现在碰到的是石头和沙子。我觉得323这件事是目前部里下了文件之后,因为我本身也在联盟里工作,推动行业发展和产业推进,我是呼吁大家围绕323这些事,不管是在网络、平台还是创新模式上,能够有一些新的模式。我想强调的是什么?这次在广东我也提到我的观点,我希望大家还是把数据作为重点来抓,平台是抓手,核心还在数据上,工业里产生的数据是我们真的要把它变成金矿的可能性,是我们行业一直努力的方向。

  在整个观点上,工厂内、工厂外,其实我们看到的难点是两类,一类难点是工厂本身不愿意把数据放出去。我觉得这是对我,我认为至少我觉得80%是对的。其实里面有几个关键词,我们用通俗解读来看,一个叫不愿,一个叫不用,他觉得没有用,这个观点我觉得是错的,有些工厂厂长说这些数据我开放出去是没有用的,他慢慢也被别人说服了。这里面产生愿望不同的观点原因,是因为我们目前没有立法,我们看到德国、美国相对早一些,德国太早了,过度保护数据反而让行业发展得慢,所以它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不起来跟这个是有关系的。

  我们再往下看,第二个困难,这个行业里是三个行业在一起的,最早我们看到通信运营商,通信运营做的是ICT,我们做的是CT和IT要融合,我们希望通过运营商的方式,在工信部指导下,我们希望把软件信息化变成一种更低的消费手段,更低的一种工具更我们企业去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工厂里面又碰到一个OT,OT最难的角度是我这些数据到底是工厂所有还是自动化厂商所有,还是说加工数据的IT所有,还是网络采购数据以后我所有了。这个数据是谁的?一旦这个数据产生化学反应,利益谁来拿呢?这是第二个困难。所以数据产生的根本点是数据模型和建模,而这个模型一旦建立以后,我们的甲方工厂组一定说这里面有我的贡献,我的工业知识在里面,我能分多少的问题。所以大家碰到这两个困难以后就知道我们为什么碰到石头和沙子了。

  再往下面就是水,我们从这里面要分析我们的核心需求,我们应该产生什么样的数据。这次我在宁波待了三天,在当地经信委支持下,我们跟所有龙头企业都面谈了,我们在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也欣喜地发现,宁波当地的一些产业商也作出了一些贡献,我们看到了服装行业一些定制化的需求可以比我们的还优秀。但是我们看到这件事来说,还没有变成真正的价值。所以我们网络,我们作为CT来说,尤其是运营商+华为、中兴这种厂家来看我们能做点什么?或者我们能不能再往上突进和拥抱工业数据的问题。

  为什么我强调我们的企业数据上云的问题,我在江苏刚上完一堂课,到底企业哪块先上云的问题。是数据先上去还是应用先上去?大家一直想我是不是先把应用放上去,我觉得这是务实合理的,先把你的应用往上放,先从公有云试,慢慢再变成私有云的过程。所以我们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品牌商,从企业角度来看,我们要上云的话是很难的。一样的道理,我们网络上纵向上切了一刀,那我跟这些应用什么关系,做得好就是融合,做得不好就是对抗。所以我们从运营商角度来看,我们希望打造一个体系,能够让工厂里的设备、自动化单元、自动化设备,能够通过网关和边缘计算和我们云端统一起来。所以我们今年展台又变了,我们认为边缘这件事情一定会有智能化,一定会有更多算法通过云推下去。这刚好是我们看到的数据和网络,跟上面的IT的结合器,有点像我们的路由器,交换机一样,它就会变成数据网关,数据网关是我在珠海第一次提出的,可能数据会变成数据网关,这种可能性两年以后一定会出现,这是我个人的预测。

  再往下我们看到网络的一些演进和变化,TSN其实就是在往前走的,我们也是看到了一些龙头企业愿意尝试创新,我们也看到了1/3的OT界愿意伸开双手了,这个非常好。我希望看到另外2/3也伸开双手大家来拥抱,这是我希望看到这个行业的发展。我们这样才有可能超过或者接近世界的领先,我们讲的什么弯道超车,没有数据打通都谈不上。

  实际上我们2017年就开始尝试了,我们看到的行业响应是什么?全国一共大概有620家做设备的厂商,我们找到了20家具有研发能力的厂商,他们愿意研发工业光纤,这是非常高的迹象。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光纤厂家具备研发能力,定制出不同的切片,其实就是工业网络。在这里面我们认为中国不会比国外慢,目前我们已经稍微领先一点,我们也希望把这些带到国际上去。中国电信也希望把IIC我们的测试床做出来,甚至成为国际标准。

  另外看一下我们做的几件事,第一,我们认为在整个网络上,网络演进方向上,第一方面是时效性,第二是南向和北向接口比例问题,一旦你的网络要跟工业相结合的话,就要有智能化的转变和智能化的识别,所以我们这次做了NB,其实我们是800兆做的NB—Lot。我讲两个案例,一个案例是来自家电厂商,他非常愿意说我的家电卖出去以后不用WIFI了,我认为你的NB—Lot很好。第二,在橱柜里,有一根金属的橱柜里WIFI受到限制。第三,有些是埋到地下,2米以下的地下NB—Lot还有信号。我们看到NB—Lot在家电行业里,不仅是产品卖出去以后可以做服务用,其实在工厂里海信也在做尝试,他们的尝试并不是采集机器人,我们看到的是用NB—Lot在你工厂里面的能源能耗分析是有机会的,我们看到几种场景都做得不错。我们也看到一些工厂把无线和光纤结合起来做,所以我们更看到的是光伏扶贫产业,一个电池上就放一个NB—Lot,这件事情做了好几个案例,去年我们看的几个案例都在分析这件事情,可以说工业领域里,NB—Lot是一个低成本,又可以持续五到六年不供电,可以使得我们服务提升,成本下降的问题,当然这个还不够,我认为NB—Lot以后还有空间。

  我们看到青岛人是最先做出来的,后来中山人跟进了,广东人也很快。作为光纤我觉得要提两个点,第一点的变化,当我们跟OT界打通的时候,我们加入OT模块和通信能力的时候,我们发现在OT网关上会变成OAU一体化,这个我们已经在设计了,从芯片上和板子上都要改变,原来我们只是把板子做进去,这次我们就希望在芯片上加入能识别自动化协议的转化。下面我们有一个Demo,已经做出一个显示出来了。第二个场景,我们看到它有边缘,原来我们没有想做这么细,后来工厂告诉我们,有些数据光纤不要往上传了,能不能放在我的私有云或者打到我的应里面去,这是我们工厂的需求。所以我们看到当边缘发生转变的时候,它要告诉数据下一步流到哪里去。所以我们通信运营商,在这里我们和中兴谈的,他们的研发老总当时就惊呆了,说当时没有想到这个东西,工厂也没有提过,但是我们去工厂看的时候,工厂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目前我们希望更多的工厂去适用,我们在道路车间里也有去用,他们目前用的是2.0,3.0就是边缘了,这个是在2018年底才会做Demo。

  目前我们已经有将近五十个工厂在用了,我们真的希望在国家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提出了我们工厂光杆的建议。这是我刚才提到的边缘,大家可以看到不同的网关做法是不一样的,不同场景的网关都不一样,网关上的东西太多了,原来我们是把网关做死,现在网关是开放的,有操作系统。所以我们在云端,这个云端也许是公有云,也许是私有云,云端上要推网关,这样就做活了。所以我们也是希望大家更加开放的去做,但是我们碰到的困难是只有1/3愿意开放,2/3不愿意开放。

  下面讲一下5G,我们跟国家电网的切片组进行合作,我们希望把它从流程转到离散,5G其实欧洲有一些非发达国家发展非常快,反而发达国家比较慢了,他们运营商投入不够。这是我们在国家电网设计的七个场景,用5G切片来做。另外我们发现Handle可以在网关上,把识别能力放在网关上做是对的,因为它自己的工厂里料要跑起来。我们认为可以在云端,也可以在边缘端,我们希望做软件的人能够支持这种能力,我们把这种能力开放给你们。

  整个工业2.0我们的观点是在数采上,再往下就是我们认为的人工智能和双胞胎的概念,我们真的把连接这件事,数据和我们业务真的直接联合了,这是我们初步的观点和想法。所以今年我们发布的2.0不叫这个名字,我们希望叫工业数采研究报告。再往下这件事是我们做得比较多的,我们去年一总结发现我们做了很多工业云的业务,有些企业是企业的工业云,面向企业的。这是我们在西安工业云做专属云,这个成本很高,但是安全保障是绝对可靠的。所以云网融合的技术我们在研究,我们希望把云网融合作为工业专属的概念给工业企业用。工业2.0的报告我们是联手三十多家在做OT的厂商一起来研讨,做软件的也都在里面,所以我们叫3T融合去研究工业。我们还有案例征集,我们欣喜地看到,刚发出去就有很多工业企业打电话过来说我们已经有案例了,我们希望开放给你们,我们看到工厂还是很积极的,但是希望OT界再开放一些。

  我们正在开展的工作云网融合这件事,这是有技术含量的,就像我们解决12306你们买火车票一样,这个解决了,不会宕机了,这是我们花了云网融合的技术来做的。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观点,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