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中邮消费金融市场规划部总经理 涂清:科技助力消费金融普惠化

2018-01-17 12:10

  在场的各位金融科技界的专家和来宾,大家中午好。我看了一下今天上午的分享嘉宾,大部分都是金融科技界的专家,我们来自市场部门,换一个角度去看,科技和业务相结合能够产生什么样的魔力。金融行业都说科技支撑,现在叫科技引领,数据驱动,我们要想做到普惠金融,技术也是非常关键的或者说是最为关键的。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科技助力消费金融普惠化”,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尤其是我们的母公司。我们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控股成立的第一家子公司,在2015年11月开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大家可能接触比较少,我们是从2007年从邮政储汇专业转为商业银行。2016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全球按照金融资产,1000家银行我们评比是第21家,总资产1.19万亿,我们有消费信贷部,结余超过1万亿,在这样一个大型零售商业银行为什么还要成立一家独立的法人的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这个跟我们的主题也是相关的,传统的商业银行有很多优势,但是在利用新科技、新技术去推动金融创新,去推动一些金融转型方面,也有他的一些压力,因为船太大。成立这家子公司目的就是让我们先行先试去闯。我们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应该说在这个领域秉承母行普惠金融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在这个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下面简要跟各位做一个分享。

  分享三个方面,一个是历史的使命,第二个是我们的实践,还有对未来的展望。

  关于历史的使命,这些大家看得都很熟悉了,十九大说主要矛盾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实在金融行业换个名词说,供给其实是不充分的。去年12月20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这两个名词结合起来,有一个在行业中不太关注的,我们行业的竞争已经从稀缺时代的竞争变成过渡时代的竞争,一定要好或者差异化。2015年是消费金融的元年,2016年有点像红海,整个行业发展非常快,但是因为行业非常快,是个风口,所以参与的机构非常多,在去年底吃的消费金融公司已经有25家,开业的有22家,还有4000多家互联网金融或者小贷公司,导致网信办在去年12月1号发了一个141号函,规范现金贷的发展,对整个行业有非常大的促进或者变化,对持牌机构应该是一个利好。我们在谈到消费金融的普惠化,我们的理解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按客户资产而言,就是要满足那些传统的商业银行无法满足的客群,我们分成四个客群,最高端的客户基本上都去海外消费,中国搞供给侧改革就是希望他们在国内消费,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中高端的客群,银行都希望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撑,今天早上还看到一个报道,中国的居民部门的信贷杠杆率已经达到48.6%,去年三季度末。我们在2018年的时候只有18%点几。

  有一个对比,美国居民信贷规模占到目前GPU的比重,从20%增到50%用了40年,而中国只用了10年,2008年的时候是18%点几,到了2017年三季度末已经达到48.6%,这个就说明我们中国这几年尤其是放贷的供给太多,整个居民的杠杆率非常高,而且我们居民的收入负债比已经达到78%。针对这个群体,我们会看到,一方面供给很多,另外一方面大部分人不能以合理的利率得到贷款。我们作为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大数据、新技术挖掘的大概1个多亿到3个亿之间的客群,还有广泛的人群我们暂时也做不了,包括像农民,因为现在确实很难了解相应的数据。虽然现在有说用航拍了解一下种养殖面积,但这个毕竟是小众的。我们作为消费金融公司,覆盖银行无法覆盖的中低端客群。另外一方面是年轻客群,年轻人有五个错位,比如时间的错位,年轻人我们都认为说需求是最旺盛的,包括价值观的变化,非常敢于提前消费,但他没钱,那金融机构就去支持。也有信息的错位,比如还有很大的人群是人行没有征信的,传统商业银行是不会做的,那怎么办,由我们通过一些新的技术来做。把这两个一卡,消费金融公司通过技术,我们要做的就是中低端的客群以及那些年轻人存在五个我们认为不对称的客群。

  具体怎么做,在实践方面,我们认为传统的消费金融公司做的这些服务都是做小额分散、无抵押、无担保,根植于场景,场景有三个,第一个是获客,第二是提高增信,第三个是促进消费,现在场景往往带来一些欺诈或者套现,我们现在更多的把场景放在获客和促进消费,在风控方面场景还要防着他,包括对消费的欺诈进行监控,这一块也是我们做消费金融在场景分析方面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在大数据,在一些新的技术的应用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比如我们是邮储银行系统第一个用私有云的,我们通过云计算和分布式计算,我们现在日均最高的处理能力可以达到百万级以上,最高峰曾经达到150万左右。这个对于大型的尤其像我们跟支付宝合作“66信用日”这样的业务流量是非常好的支撑。在场景这一块,我们现在的贷款,过往我们有自己的APP也有微信服务号,我们向前到H5,也可以根据场景做专门的开发,可以把我们的服务融入到消费场景,让客户没有感知,非常顺利的在他消费的当下获取这个贷款。大数据AI的应用包括我们的智能客服也上线了,这些对我们的发展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整个科技贯穿到从资金到获客到审批到贷后,全流程的都通过技术去做很多的处理。比如我们现在的自动化审批已经达到97%,这个对于我们做大规模的并发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目前我们消费金融行业,一般现在是几种模式,一种是线上,还有的是传统的以线下为代表。中邮消费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同时还推出了O2O,我们可以在线上,你如果有小额的贷款,在线上直接解决,如果有较大的金额,可以引流到线下,同时如果是小额的话可以引流到线上。如果是服务中低端的客群,是非常好的方法,可以给你授信先进来,用了以后再增信。秒批,今天上午我还跟我们IT确认了一下,现在占比已经提高到97%,从94%提高到97%,在不断的提升。

  技术让我们过往有些不能做的客群、不能实现的一些客户体验,在今天都得到了实现。从我们金融的角度,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的需要和供给不匹配不充分的矛盾,我们在逐步的解决,我比商业银行深沉,当然我不可能覆盖所有的客群,这个有赖于行业所有的努力。

  未来的展望,我们有一个基本的结论,我们作为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我要想做普惠金融,我一定要商业可持续,我不是做公益。我要做商业可持续就必须获得合理的利润,要获得合理的利润,我的资金成本、获客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这些都是非常实在的,资金成本现在已经上升到6%,而我们的利息收入在去年141号函出来,也再次明确受法律保护的24-36%之间怎么样,36%以上又怎么样,一般我们都控制在24%。获客成本,线上我们说一百多、两百,线下成本也很高。我们要想商业可持续又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覆盖更多的客群,普惠金融,我觉得两个方面,第一是让更多的人可以贷到款,第二是让他以方便的方式和合理的价格贷到款,要想覆盖到更多的客群,我们最大的问题是风险,能不能以合理的资产质量是覆盖这个客群,这个也决定了我们能不能覆盖更多的客群或者以合理的定价。这也是未来我要用技术去实现合乎普惠化,覆盖更多的客群,用更合理的价格。定价,政府已经现实了,成本我们没法控制,我通过技术要实现的就是降低我的获客成本,降低我的运营成本,降低我的风险成本,尤其是运营和风险,这两块,获客刚才说了,中邮消费有我们差异化的优势,我们在获客方面还是有我们很多独特的做法。

  但是运营和风险,这个是整个行业都面临共同的问题,运营这一块,我们现在通过智能客服,通过一些智能的信审,通过流程优化等,来不断降低对人员的依赖,降低单笔的客单价的运营成本。其实获客运营成本很高,摊进去对定价影响很大。另外风险成本是能否进一步下沉最为关键的,比如说反欺诈,我们在线上做的羊毛党是我们最大的斗智斗勇的伙伴,他刺激我们成长。还有信用风险,现在信联上了以后,行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了,我们希望未来能够降低风险。尤其是他的文化水平可能不是特别高,他对信用的理解,对个人信用作为第二名片的认识不是很到位,需要我们共同去教育。还有场景,很多场景涉及到欺诈、套现,这些也需要有一个行业黑名单类似的机制。总体上看还是非常有信心能够通过一些持续的技术进步,通过一些大数据的运用、AI的运用,来降低运营成本、风险成本,能够让我们以更合理的价格、更可行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可持续的方式,来覆盖更多的客群,来实现我们科技助力消费金融普惠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