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对话嘉宾 “工业互联网产融推进”主题对话

2019-02-22 11:30

IMG_8822.JPG

  对话嘉宾:(刘忠、马暾、谭森、黄海波、任增强、赵红卫)

     

  刘忠:谢谢乔书记给在座各位嘉宾的机会。大家知道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国家发展新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务院“互联网+”产业发展重要基石。我认为,工业互联网打造了中国的新动能,并且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工业互联网领域里,除了技术的拓展和业务发展之外,我们觉得资本的助力也非常重要。今天工业互联网的论坛特别推出工业互联网产融推进的对话和论坛非常有必要。请各位嘉宾用1分钟时间进行自我介绍。三次方聚焦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我是北大纵横科创商学院的执行院长,我们为科创企业产融互动做研究和推进工作。

     

  马暾:我是航天科工投资公司的马暾,我们是工业互联网最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我们打造了航天云网。我们的基金也管理了工业互联网的基金,专门协助航天云网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做一些产融结合,包括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项目投资。

     

  谭森:我在树根互联工作,我们一直在互联网领域积极探索和领跑,也在深耕。我们主要是围绕产业优势,大家也知道树根互联是源于集团的主营业务做的一些有意义的探索,2016年独立出来成立一家公司。我们的产业优势主要就是制造业与信息化结合。我们有超过十年的产业探索。独立出来以后,除了最擅长的工业机械行业以外,我们已经在61个行业形成了很好的端到端的深入解决方案,从而给行业的龙头,包括中小企业赋能。

     

  任增强:我们的团队比较特殊,现在全力在做工业互联网安全。

     

  赵红卫:我来自东方国信,我毕业以后的第一个十年在IT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第二个十年自主创业主要做物联网,所以对IT互联网和物联网方面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在公司除了负责业务之外,还负责区域的业务,包括电子行业,我是深度参与工业互联网的人。2016年、2017年工业互联网起步,东方国信获得国家相关称号。

     

  黄海波:我是中移国投创新投资的黄海波,我们的基金是中国移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为主成立的基金,2015年成立的。我们投资的领域聚焦在五大领域,5G、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网络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其实在座的几位嘉宾和我们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树根互联是我们投的企业,富士康的工业富联也是我们投的。网络安全也投了一些企业,下一步我们也应该加强交流。我2001年到的移动,2015年基金成立以后就到基金工作,希望不断的发现好的以及优秀的企业。

     

  刘忠:六位嘉宾的组合非常好,有三个专门做工业互联网投资,有三个是工业互联网的产业企业,一起交流怎么通过产融互动的方式,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非常有意义。有的认为工业互联网风口来了,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有的认为工业互联网处于初期阶段,在座的每位嘉宾发表自己的看法?觉得工业互联网是不是很好的投资机会?对工业互联网的投资有怎样的观点?

     

  马暾:我们的基金围绕航天云网做一些产业整合,航天云网大家知道这是一个大的平台。我们需要两方面的公司,一种是在具体产品可以做的比较优秀,包括各类的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产品。一种是能够提供服务的,行业解决方案,就是这个服务。服务最好在某一个领域做到深耕,现在讲到跨行业很难。中国的钢铁、水泥、能源和石油等领域以及家具等行业可以做到行业深耕的,我们倾向于喜欢这样的标准。工业互联网的机遇是不是来了?投资是我们最先有感知的行业,去年五千亿的市场规模,这个行业肯定会有很多的投资机会,机遇肯定来了。政策上,技术上,包括资金和未来的资本市场的退出都做了很好的统计,三年之内都会是很好的机遇。

     

  谭森:大家在工业互联网的方向上谈了很多挑战,也谈了很多机遇。大家也都看到了一些热点,包括有一冷一热的情况。从我们实践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是这样的,在现阶段不可否认一定是工业互联网的起步阶段。从投资和创业的角度看,我们想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对积极参与到工业互联网产融结合里的偏财务投资的一些投资主体的话,我的建议可能就是更多的可以关注一些底层的通用技术。比如说在端侧有采集和计算,再有通信。我觉得在这类的技术关注上,可能会降低我们这些投资的奉献,因为毕竟应用还没有规模化。对于大的龙头企业或者说我们这样的平台企业,或者是产业资本也好,我想更多的可能会关注一些顶层的价值应用。从我们的实践来讲,在顶层的价值应用,我们看到的目前状态可能都是一些小的项目。某类的设备,在某个细分场景,或者在某一类客户群体下的,针对单点应用场景的这种单点应用。这么小的项目,它是否能够在未来1-2年,2-3年层层突破刚才讲的问题,从而形成规模化可复制的商业模式,需要产业资本和平台类的企业强有力的助力或者说是孵化。产业资本会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协同。我们有生命周期管理的单点应用的创新项目,凭着这么一点的创新,如果去做一个商业的项目创业,很难形成持续性。但像这类的单点应用的创业类的项目,如果说跟我们平台类的企业或者说产业资本进行结合。把它的单点应用包在我们的这个APM上,结合APMAPP或者说是我们的云产品,可能在商业模式上的厚度或者说可持续性就会大大的增加,也可以形成一些持续的营利模式,要不然客单价太低。对于不同的投资主体或者说是参与者不同的角色,他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现阶段是不一样的。

     

  刘忠:两位老总都认为工业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从工业互联网的产业企业来说,任总,您觉得工业互联网是不是很好的机会?你们为什么进入工业互联网领域深耕发展?

     

  任增强:我关注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我是2001年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网络安全有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期,现在看来还不止,到现在18年过去了恐怕还得往前。我在研究这个领域,工业企业联网的占5%,五年以后大概会占70%左右。联网了以后会不会产生安全的问题,我的团队走访大量的中国企业,发现这个说法基本符合。现阶段只有百分之几的企业实现了联网,联网的企业大部分都出现了安全问题。我们现在的工业企业的现状是安全的人才在工业企业里非常缺少,不知道怎么做。我们关注国家政策,安全一部分关注到自己企业本身的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还有就是关注国家安全,比如说电的安全。国家的推动力度,是产业推动力度的重要因素。国家有等级保护的政策,这起了很大的作用,有比较可靠的消息,等保2.0在今年4月出现,明确了关键基础设施云安全的要求。2018年开始乃至未来的两三年之内,工业互联网安全是非常好的起步期,后面就是快速增长期了。

     

  赵红卫:东方国信的投资主线和逻辑,供大家参考。1997年成立,2010年上市,依托大数据从运营商领域进入金融、农业和工业。真正进入工业是2013年,当时投资工业的主线就是营利,觉得这个团队估值比较低,未来可以营利。但我们投资它的时候,一年的营业额几百万,甚至利润有亏几十万,去年已经达到了近2亿销售额。当时的投资主线基本就是依托大数据,包括公司的品牌和实力,2015年收购了几家公司都是实现了快速的投资收益和发展。2017年、2018年,东方国信把工业的板块进行整合,形成了我们东方国信目前的跨行业的平台。平台整合中,我们以产业生态的形式在聚合自己的发展,有数字工程的建模。产业生态中缺失的,我们做产业生态的补充收购了一些团队和公司,作为我们建立生态时的完善补充。东方国信本身是上市公司,2016年蒸发18个亿投资工业互联网。但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在未来投资工业互联网的时候,也觉得资金是缺乏的。因为工业互联网的产业太大了,未来的投资规模和机遇太多了,真正没有到风口之前,我们也希望有一定的资金进行储备。所以我们已经在规划,可能要把工业互联网和工业板块的业务从上市公司剥离出来,而且未来可能引入战略投资并且独立上市。工业互联网未来投资的潜力和规模非常大,绝对不是简单的亿元个位数计量的。我们目前规划类的300亿五年投资给工业互联网,东方国信市值一百亿,不可能拿出三百亿,我们现在进入更大的战略投资。整个的工业化发展需要长期的支持和发展,不是短促的。未来的资本会在工业互联网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希望通过投资公司在产融结合上,包括资本进入工业互联网,我们做一个产业应用公司,希望进行资源整合。

     

  黄海波:刚才提到风口,我们不看风口,我们都有着紧密的关联,我们只投自己看得懂,帮得上的行业。随着5G的即将到来,5G高可靠,低时延,大连接,大连接就意味着万物互联。物联网领域,工业互联网作为物联网的分支看待,物联网这块比较大,物联网的模组,到物联网的平台,再到物联网的应用。应用这边又有家用的互联网、车联网等。车联网也是一个很热的话题,车联网跟工业互联网也是紧密关联的。刚才提到了工业互联网,这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我们按照这样的逻辑在看公司。公共安全的问题,这也是工业互联网不可分割的。不管是航天云网,还是树根互联都有行业属性和企业的属性。怎样拓展到企业自身的连接之外更大的连接,背后的工业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

     

  刘忠:这个行业里大家肯定都是看好的,在座有很多的产业企业,他们也会非常想了解台上的无论是产业资本还是其它的资本,投资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企业,我们投什么样的企业,投资的逻辑是什么。

     

  马暾:我们会选择几类企业,产品型,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硬件也包括传感器和服务器类的。软件类的有基础的操作系统,也有圆心和工业软件,我们投资了很多软件公司。这些产品可以提高工业互联网的整体运营效率,而且是它的一些核心的产品。服务型的企业,我们希望看到深耕行业的企业,确实在某一个行业做到了能够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率,降低成本。再就是平台型的,航天云网本身就是大平台公司,我们关注平台型的企业。

     

  谭森:从价值的角度来讲都是类似的,产业资本和财务资本关注项目的内在商业价值。从工业互联网的赛道和方向上看,我们现在重点关注的就是价值应用层面的项目。同时,我们也会通过少量的投资关注一些通用的技术,结合我们的能力构建出平台企业的端到端的赋能能力。投资的方式和投资的心态角度看,在合作的层面希望跟产业内的龙头企业或者是有一定资源的财务资本,或者是与专家团队一起合作,不一定是投资,有可能成立合资公司,在某个方向形成场景,面向场景形成价值闭环的项目。陪跑就是刚才讲的,现在确实是工业互联网的起步阶段,可能在心态上要有足够的耐心。最重要的就是帮助这类的项目或者是合资公司做到资源协同,重点是帮助他们在业内做好人才的整合。因为工业互联网领域全部都是要求核心人才,重要的就是市场资源。

     

  赵红卫:我们是产业公司,平台发展中也做了很多的投资。背后的逻辑,作为上市公司肯定就是能够营利,不考虑前期怎样,依托已有的平台资源可以产生营利。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的建立,我们考虑平台生态的完整性。我以前提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概念,解决问题的应用平台,如果工业互联网平台不能解决企业的问题,不能带来营利,肯定没有办法生存。聚能赋能的平台,任何一个互联网公司能力都是有限的,聚能赋能是必须要具备的。开放共享的开发平台,因为工业互联网的平台未来会形成产业生态,产业生态上会汇聚海量的开发者和海量的第三方创业的公司,可能有几个人的团队,也有几百人和上千人的团队。这些都要依托产业生态的资源,来做一定的开发和创新创业的开发,必须得依托开放共享,最后就是创新创业的平台。如果投资工业互联网,要考虑能不能解决用户的问题,自身能不能有营利模式,这与传统的逻辑一样。现在不能跟风于工业互联网,不能拿工业互联网的概念给人讲故事。工业互联网也是如此,如果大家还是用消费互联网的故事的概念。投资除了资金以外,纯财务性的投资,投资工业互联网的平台,目前的发展状态还是风险比较大的。作为工业App的公司,可能缺乏具有大数据的能力,因为工业互联网的早期是大数据的,而且缺乏品牌和资源的整合。自身有没有这样的能力,或者说自身能不能汇聚这样的能力注入到这家公司里去,这也是应该考虑的。2019年已经布局了很多的投资项目,但这些项目都是要增加更多的连接设备,能不能投资一些公司已经有这样的连接设备,增加连接设备的数据量。通过连接设备再进行数据变现。能不能补充产业生态,我们现在做炼铁,那炼钢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可以补充炼钢行业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我们关注的。成长性的团队,可能人家有创意,这个问题没有形成通用的模型,还没有跨出工厂和行业做的时候,这样的公司潜力和价值也是我们关注的。我们是上市公司,不轻易接受风投。

     

  黄海波:看得懂,帮得上。我们投的一定是看得懂的领域,然后帮得上。如果大家粗略地用象限划分,大家可以下面看看有可能有几种,一种是看不懂帮得上,还有就是看得懂,帮不上,最后是看得懂帮得上。有的是财务投资人,有的是早期做一些跟头的。如果哪一个项目出了问题,那么要分几类,跟基金的投资阶段也是有关系的。我们基本投偏中后期的企业,我们的基金成立三年半的时间,我们看了一千个企业,总统投了16个企业,2018年有4IPO2019年还有几个。我们考虑的是聚焦,聚焦,再聚焦,我们还是要聚焦在技术。

     

  刘忠:刚才四位投资机构分享了他们投什么样的项目,投资的逻辑是什么。作为互联网安全领域的企业,任总,你认为投资人为什么投你?你选择怎样的投资机构?

     

  任增强:我们为什么做企业?创造价值,工业互联网离开了安全不可能实现,它的价值是实实在在摆在那的。我们的团队从事这个业务有优势,能够为客户带来价值,有成就感。我跟资本接触了一些,其实资本也是在创造价值,选择理想的方向,用资本帮助企业在方向上实现它的理想。资本也是分很多类的,我希望跟资本结合,因为资本对企业而言像血液一样,离开资本企业很难发展。我希望选择能够共同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并且我们的团队与它共同产生成就感的合作,这是最好的方式。

     

  刘忠:不同的投资机构都有一些不同的产业选择方向。航天科工投产品型的企业,投垂直领域的企业,也投平台类的企业,还是比较权威的。树根关注价值创造,关注点对点的技术。东方国信的角度应该是与集团有产业协同。黄总的角度六个字非常精辟,看得懂,帮得上.投的项目不是很多,但成功率很高。任总的表述对投资机构也提出一些要求,我们不仅仅是需要资金,也更需要背后的一些资源助力,让产业企业有更好的发展。科创板马上出台,两会之后正式的文件推出,现在征求意见。虽然提意见的很多,但节奏就是这样的节奏。正式的开板有的人说71号,有的人说十一之前,反正肯定会推出。因为科创板可能对工业互联网的良性发展有巨大的作用。请大家展望,科创板的推出对工业互联网的企业起怎样的推动作用?

     

  黄海波:欢迎。我们还是希望投资的企业按照你自己的经营情况和经营能力,按部就班的往前走。原来有条件做主板的就做主板,有中小板的就中小板,然后再往前走创业板。

     

  赵红卫:科创板的发布对工业互联网是拓宽融资渠道,是非常好的投资机会。因为很多从事工业互联网的企业,从资金上有障碍。但工业互联网企业有钱,垂直深耕一个领域需要多年的积累,而多年的积累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就是资金。短期内无法实现营利,如果发现一个工业领域的痛点,围绕痛点成立一家公司做这件事,前期投入比较大。科创板给了工业互联网机会,这跟消费互联网不一样。消费互联网一旦创造和验证一个模式可以做到海量的复制,工业互联网不一样,打通了一个问题,建立了一个东西,但实际上不能在工业领域进行大面积的拓展,因为行业和领域的差距决定了很多应用无法快速复制。工业互联网行业有很多痛点,满足痛点很容易成功。ITOT复合型的人才是工业互联网最缺乏的,我们如果有这样的团队和这样的人才,这是投资要看的。你解决了什么问题,你拥有什么技术,前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人才。核心技术,这不限于软件还是硬件,或者说做了什么模型,或者说建立了什么样的场景。有一定的核心技术,这也是工业互联网需要的,也是工业互联网产业的痛点。要有人才,还得有技术突破创新。

     

  任增强:我相信科创板更符合科技创新类企业的发展规律,一定对像我们这样的投身科技类企业发展的有更大的帮助作用。

     

  谭森:科创板对工业互联网的产融相关的参与方来讲,特别是创新企业的投资机构来讲,最大的利好就是增量。多层次资本市场之外的增量,工业互联网的创新性企业非常多,创业板的数量900多家,不到1000家,科创板肯定会门槛更低,数量可能会更多,相当于可以给每个人都发一张船票或者门票。但拥有了入场券以后,能不能持续,能不能形成延续的商业模式,比拼的还是每个企业的内在价值。机遇和挑战并存。

     

  马暾: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排第一的,工业互联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领域。我们对科创板持欢迎的态度,但问题也很多。我们当年搞创业板到最后也变成中小企业板,没有实现真正的科技创新。创业板的条件很低,两年一千万,执行下来看看最后的效果,看科创板能不能说真正的推动企业上市。如果能够上市,我相信需要决策层很大的勇气。资本市场的事牵扯到老百姓的事,只要股票跌,领导的屁股坐不住了。

     

  刘忠:马总动科创板有疑虑,其实也有很多的声音。有的说特别欢欣鼓舞,有的有怀疑。    我认为,科创板应该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革命性事件。因为以前新三板可能搞的不是很好,大家有很多的意见。很多人认为,科创板是不是和新三板一样,我认为是绝对的不一样。科创板是真正的注册制,所以我觉得会整个的资本市场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我认为科创板的流动性毋庸置疑,推出的始点也非常好。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工业互联网从概念的倡导再到现在进入到行业的深耕,我们认为未来工业互联网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希望在座的产业和资本方继续加强对接交流,一起携手促进行业的发展,共谋美好的工业互联网的未来。

  工业互联网产融推进论坛到此结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