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无线产业发展部副部长武亮平:连接创造无限可能:5G和金融科技

2019-11-01 10:20

武.JPG

  非常荣幸参加信通院组织的“投资与科技”论坛,我代表华为公司分享的主题是《连接创造无限可能:5G和金融科技》。

  这个主题是两个很热的东西——5G、金融科技。昨天国家会议中心三大运营商正式发布5G套餐,标志我国5G正式迈入商用。

  我们先讲一个热词——数字经济。华为公司每年会有一个全球产业发展指数GIV发布,我们在GIV2025年做了个预测,全球数字经济在2025年会达到23万亿美元,这个数字经济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各个重点大国的主要发展动力,中国最近几年每年数字经济复合增长率17%、18%多,各家统计不一样。同时,数字经济占GDP的三分之一左右。2018年4.73万亿数字经济,排名全球第二,第一名美国比我们多了大概2.5倍。

  今天是“投资与科技”分会,在投资角度上,这个数字跟牛津剑桥研究院和行业伙伴做了分析,从投资角度,如果拿1美金投入到ICT行业和非ICT行业,相应产生的价值是20美金对3美金,所以有6.7倍比值的说法。

  中国在去年2018年4.73万亿数字经济,在经济学上分成两块,一个叫“数字产业”,一个叫“产业数字”,数字产业使得传统的信息中心、互联网只占20%,但是现在80%每年增长的数字经济来自产业,我们的工业、农业、能源、交通等各行各业现在都能够把科技技术、互联网技术跟行业做深度融合,帮助行业做数字化转型。

  去年美国一个公司引用全球比较有名的做大数据的公司西牒(音译)的分析,说中国得益于我们在不遗余力推进的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也就是下面的三个底座,中国在2020年这段期间内会超过全球3%的速度做到产生数据和复制数据,在2025年中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圈的龙头老大。

  我们经常说5G时代来了,海量数据大连接,数据在各行各业应用。还有一个知名公司分析,在全球那么多海量数据里,70%来自于金融这个领域。我们现在5G、IoT、AI等几个热词都是底层的使能技术,它最大的是能够帮助我们从人的连接到物的连接,还有大数据,大数据产生以后直接的影响不是工业、能源,海量大数据最直接的是对金融行业有巨大影响。

  我们看看通信发展趋势,左图讲的是移动通信史发展趋势,在02年时第一次移动用户超过固定电话用户,迈到移动时代,2009年随着4G到来,固定宽带人数第一次被移动宽带超过,在5G时代现在看到的是什么时候我们人的连接能够被物的连接超过,去年物的连接已经超过了人的连接。物的连接远远人的连接的指数级的倍数,这么多大数据产生以后,对网络的要求更高。

  5G这三大特征里,大家为了好记一点,做了简单的比较,从速率、从时延、从连接数来看,速率相对4G可以提升10倍以上,时延可以从4G时候的空中接口这段时间降低到10毫秒、1毫秒,这会引入边缘计算、核心网架构改革。连接数从3G到4G时物的连接数到了10万连接数每平方公里,5G时还能再上10倍。通信技术的发展是为了必须支撑海量数据的一个匹配的过程。

  刚才潘老师讲到5G发展速度远比4G快得多,大家确实能够体会得到。2019年10月15号全球终端协会5G终端已经有136款多了,不单是手机,其中有41款是商用终端,同时还有CPE,类似于随深路由器、WiFi、大屏电视、机器人。2009年是4G商用第一年,2019年是5G商用第一年,4G商用第一年终端只有不到10款,2010年商用终端只有22,但今年5G得益于中国站在全球的第一波发展以后,产业生态的多样化、终端的种类繁荣标志着5G产业的成熟。5G今年真正达到了一个可以规模商用的好时机点。

  今天我们和金融科技谈5G和科技的结合,从安全的角度,金融是对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有非常高的要求,5G通信技术相比过去的4G也有了一些长足的进步。我们从4G安全和5G安全做了几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到右边的加密位置,4G支持128位加密,但大多数用64位加密,5G上升到256位,256位传输报文的破解必须用到量子计算,而量子计算的成熟周期还在大家脑海里。5G在未来10年之内有足够的安全能够抵御被破解。

  同时,这个安全的因素,5G是否是安全的?5G技术在3GPP国际上著名通信协议组织,来自几十家公司与管制机构的上千位转筋多年共同努力,华为单独投入了20亿美金做安全可信。从现在的角度,5G的商用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可以支撑好未来各行各业的应用。

  我们看看5G整体的情况,拿两个国家来举例,一个是中国,这张图没来得及更新,按理应该放到昨天启动仪式的图片。今年中国移动大概覆盖50多个城市,中国电信和联通大概有40多个城市,广电今年会在16个城市做试点。明年移动、电信、联通、广电会从各自发布的计划都会覆盖到全国300多个城市。2022年度5G覆盖范围有两块,第一,覆盖全国县级行政区域,第二,人口覆盖可以达到70%,这个覆盖和速度上还是比较理想的,5G短期来说跟4G覆盖还会有一定差距。这是国家的情况。

  我们再看看全球的情况,韩国今年4月份和美国一起全球首家商用的2个国家,韩国大概早2个小时,6个月发展了350万用户,韩国大概百分之七八十人口全部在首尔,现在5G覆盖6个城市,但是这么小的否定发展350万用户,这个速度远超过历史同期。4G时韩国第一波商用发展100万以后用了170天,但是5G发展100万用户大概用了19天。美国同期和韩国一起商用,但是选择的是毫米波频段,用高频发展5G,因为频段和制式选择的问题,到了今年9月份美国5G终端只卖出29000部,整体用户应该在万级,和韩国差了很多。这是5G全球的发展情况。

  简单说下华为的情况,昨天是中国商用,华为是从2009年开始投入,现在共投入40亿美金做这个事情,芯片和终端上都做出了自己独特的有竞争力的产品,我们现在这些产品也很好的防范了美国对我们的威胁,现在可以保持正常的突破,明年可以实施和中国三大运营商和全球运营商的建设。

  从科技行业来看和金融行业的联合,现在金融行业也在做积极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在做转移。从五方面来看金融对科技的诉求:1、连接多样性。金融领域支持多种异构网络接入,同时不受距离和环境约束开展金融服务、信贷服务。2、服务实时性。客户推送定制化产品,对金融服务实时性要求和远程控制更高了。3、数据丰富性。结合金融产生的海量数据,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在风控、在征信评级、在资产管理上,依赖于通信网络更多把以前传统物理世界数字化,辅助金融行业做些更资深、更专业的判断。4、应用智能性。5、安全隐私性。都有更高要求。

  其中标注的黄色部分是5G特性可以满足金融行业的要求,做到比较好的支撑。金融客户的业务发展趋势是,以前推出产品去找客户,现在是以客户为中心去设置产品,形成业务交互性体验,去做业务创新。摸清客户的需求和洞察的方式来自于大量数据收集和海量终端,比如不但依赖于人的交互,还依赖于移动终端、行为模式识别、视频等方式,同时,能够提供随时随地的普遍服务。这是我们看到金融本身的业务发展趋势。

  从金融科技发展的技术视角。左边底层是传统的复杂指令集,金融有大量的数据,以前所有数据计算全靠硬件堆砌,现在随着CPU、芯片大量的推出,我们数据处理能力大大提升,可以结合5G技术、ARVR应用模式、数据AI分析、移动互联网应用,能够更好为金融数据、后台数据、中台数据存储处理以及智能决策做判断。华为发布专用的生藤智能AI芯片910。我们有AI的服务器,上面有8颗AI芯片,这个芯片处理算力是每秒钟可以处理2000万亿次数据,我们还有一个小型训练卡,也可以处理256万亿次。从技术发展情况来看,是能够适应金融行业未来爆炸式增长。

  在5G整体“端、边、云”的架构上,我们把边缘计算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刚才何主任说边缘计算有一段时间被炒得让大家失去信心,不知道怎么用。但是从最近一年跟行业的交流,金融行业和其他行业,由于数据量爆增和私密性要求,既希望快速处理数据又不希望放在公共平台上,所以有数据边缘的需求,“边”这个角色会越来越重要。华为在“端、边、云”有做终端的,有做芯片的,有做边缘计算的,能够提供一整套非常完整的方案,帮助大家做实时的计算建模、海量数据分析,可以很好的满足各行各业海量数据的应用分析。

  从应用角度,5G和金融科技能够做哪些事?左图纵轴是对时延要求,横轴是对网络带宽的要求,大家可以看到比较多的行业应用可以基于我们的5G做开展。比如类似于虚拟现实支付、VR交易,大家听到一些这种概念性名词,5G的网络能够很好满足它对网络的要求。

  后面有几个是金融行业:

  1、5GAR/VR的混合应用,能够显著提升科技和客户的互动感,包括AR动态营销、教育培训、远程指导投资教育等等,AR/VR不仅仅在金融领域,在工业领域、飞机制造、轮船、钢铁等各行各业,利用虚拟现实做数字孪生系统,可以更好帮助人理解当时的环境,这是我们认为当前在5G现在确实可以去应用的场景。

  2、第二个比较大的应用是普惠金融。网点如何向下延伸、向农村延伸、向边远地区延伸?金融场景里小微产品的展示,5G结合物联网,对汽车金融、小微场景等都有很好的应用。这是现在在实验的一些产品。

  3、5G+物联网+AI。租赁跟踪、状态监控,现在大量质押物品、不动产跟踪,普惠三农场景,可以利用5G能力加上无人机视频拍摄领域对这些场景进行监控。从投资角度,科技可以干很多场景,那么这些场景什么时候能够应用到?从科技企业来说,这里面比较关注的是科技本身和行业应用的结合、商业模式的落地。华为会投入大量精力做跨界整合。

  最后,讲讲华为的愿景,华为公司作为底层设备层以连接为出发点的公司,我们通过华为科技上的帮助,能够把我们的科技技术和行业技术做到比较深层次的融合,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谢谢大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