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刘阳: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推动工业大数据共享共用共管

2019-10-22 16:10

微信图片_20191023110326.jpg

  今天我的报告主要是围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向大家做一个前期工作的汇报,也希望这样一个报告能对大家参与相关的工作会有一些启发或者帮助。

  报告开始之前我想简单的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博士的研究方向也是紧密的围绕整个互联网的基础资源,以及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这样一个时代,对原有的域名系统进行一些拓展和延伸相关的研究所开展的。我的博士生导师也曾经是我们中国互联网域名系统的开创者,毛伟博士,所以今天能够从事这样的工作,这既是我本职工作所在,也是我个人长期研究方向和研究的兴趣所在。

  我今天的汇报会大概分为四个部分,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工业互联网整个发展环境和后面趋势的判断,介绍一下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一些认识和理解,再介绍一下整个各级标识解析节点建设的现状,以及对标识性应用探索方面的思考,最后向大家提供一些如何进一步推动整个这样一个产业,更好发展的一些建议。

  在讲第一部分整个工业互联网总体的情况,我想经过整个一天的培训,大家都认识到我们现在正在经历工业体系中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样的历程,这样一次工业革命,实际上就是由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所推动的数字化浪潮下的工业体系的变革。

  在这样的工业变革中,我们试图谈论第四次工业革命,必然的就要回顾工业的1.0、2.0、3.0的时代,这里重要的分界点,就是发生在50年前,当时的1969年,实际上这个时候,我们很多人渐渐的知道,1969年是互联网诞生的元年,那个时候在美国的加州大学和斯坦福第一次实现了互联网的互联互通,这也被称为互联网建立的元年,但同时1969年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事件,就是作为工业3.0时代的一个标志的节点,PLC的首次部署,这样一种可以编程的逻辑的控制器,推动了整个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的控制,大幅度的提升。

  之后实际上两个体系,网络的体系和工业的体系各自经过了将近50年的发展,形成不同发展的脉络。其中网络的体系实际上一直都是一个面的发展的思路,而工业的体系长期都是处于一个点的状态。

  我们可以从几个纬度去进行一个对比,网络体系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我们移动通信网络中,我们从1G、2G、3G到我们现在正在处于4G的时代,还是我们即将迈入的5G时代,实际上整个网络的基础设施都发挥了不可或缺重要的作用。

  而在工业体系中,包括我刚才提到的PLC的技术在内,还有我们Scada技术,甚至我们MES系统,我们今天提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各种各样的关键的产品,支撑了我们整个工业体系快速的演进。

  第二个就是关于整个发展的动力所在,网络体系中,不断的去发挥整个基础设施的一个关键的支撑作用,创新的机遇层出不穷。而工业体系中,它非常强调应用的牵引,无论是PLC还是MES,任何一款工业软件或者说硬件设备的出现,都是由于某一种工业的应用已经存在这样的需求,才会牵引出相应的软硬件产品的研发。而互联网的体系就不太一样了,很多时候类似于我们像5G的基础设施,或者互联网中一些大型的搜索引擎的出现,在他出现的时候,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

  一旦出现了这样一些重要的网络基础设施之后,就有可能实现规模化的发展,这里面实际上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模式,这是由于互联网中创新机遇往往是由于基础设施先行而商业应用模型后行,使得创新的模式是非常多元化的,我们经常说互联网的思维就是羊毛通常不会出在羊身上。

  而工业体系中,由于是应用牵引的,所以它的商业模式相对是比较明确的。我们需求也需要研制PLC,就是为了提升现场通信网络自动化的水平。那么产生了PLC的软件之后,商业明显就很明确,就是以销售PLC、使用PLC明确的商业模式的。

  第四点就是对于他们的见效的一些变化,自然而然我们在网络体系中,如果你想去追文化的建设网络技术设施自然你就见效技术比较慢的,工业体系中,任何一种明确的软硬件的产品,无论是刚才提到的PLC还是MES,部署之后就会非常快看到一些商业应用的模式。

  但是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我们会看到互联网的模式,基础设施的影响,这种规模性的带动非常强,在初期的时候,发展比较慢,但是一旦网络形成了规格化发展之后,后期的发展就会形成非常大的快速的快速的转折的变化。

  而工业体系中,网络都是有孤岛式的一些典型性的发展,只是去研究或者部署使用单一的工业软件信息化系统的影响。最终这两个体系各自形成了一个大的变革,就是在互联网中,经过50年的发展,实际上互联网的技术已经不仅仅为我们消费产业提供服务,还为我们制造业,为我们的教育产业、文化产业能源等等越来越多的行业关键基础的支撑,这也带来了我们整个“互联网+”、“智能+”这样一个时代。

  另一方面在工业的体系中,也越来越多强调整个电气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使得我们在过去的五年里面我们频繁的提到智能制造这样一个名词,这两者的结合就是我们今天大量提的工业互联网这样一个理念。

  工业互联网为什么在我们中国会被如此频繁的提及,中国是否适合去讨论或者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我想这对我们中国制造业正在迈入高质量发展这样一个时器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此时此刻我们中国的工业,我们工信部在近期进行70年总结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两个非常的重要:

  第一,我们整个工业生产的总值突飞猛进,相比1952年我们整个国民经济中,工业集中这样一个部分的比例,已经从120亿达到30000亿这样一个大的几率性的占比。另一方面是我们中国整个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的增强。

  中国1978年的时候,全球货物贸易的出口额只有168亿,但是经过70年的增长,我们已经增长了979倍,达到了2018年的16.4万亿这样一个庞大的数额,这就使得此时此刻我们中国的制造业已经有了两个标志性的符号。

  1、我们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这里有三个关键的数字。

  第一个数字是到2018年为止,我们制造业中增加值的全球占比已经达到了全世界的28%。

  2、我们中国22个工业大类中,有七个都在全世界名列第一。

  3、我们有超过了220个工业品的产量在全世界都达到了第一。所以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上第一制造大国。

  第二,中国是世界上几乎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包括我们有41个工业的大类,207个工业的中类和660个工业的小类,这里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现在实际上都已经不再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

  因此此刻的中国在制造业里面有广阔的内需市场,有优越的资源的禀赋,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完整的基础设施,还有开放的市场环境和相对低点的生产要素,这使得我们此刻再去讨论中国制造业如何进一步的发展,就不能受限于以前的思维,刻意的去追随其他的国家,而是需要有自己的创造,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起到引领性的作用,这也是中国制造业此刻所面临的一些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一些选择。包括我们在企业内部,希望进一步的去提升它生产管理的效率,对于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希望进一步提升它的质量和价值,包括在商业模式方面,现在以有的商业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我们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进一步提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借助像工业互联网这种模式,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的发展,相关的工作实际上我们的国家、政府和党一直都是按照这样一个方针去持续的推进和部署的相关工作,我们可以看到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十五届五中全会,就已经提到了,要用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的发展。

  到十六大的时候,我们又进一步提到了,要以工业化反过来促进信息化的发展,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我们持续的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深度融合,甚至是整个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在这里我想用我们习总书记刚刚在我们沈阳召开的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上的致贺信,为大家进一步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政府领导的一个高层的思路,就是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定位在全球范围内都已经高度重视的情况下,它的决策或者说它的价值是两个“新”。一个是新动能,希望我们为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另一方面是整个全球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新的机遇,所以很多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见效并不是那么快的,但是这两个“新”,注定使得工业互联网会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设施。

  对于工业互联网的认识,这里实际上我也想从三个层面做一些补充。

  一、回顾2017年底,我们国务院发布的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就像这里面有非常重要的一些信息,就阐述工业互联网的定位和意义。首先工业互联网本身的一个定位是通过构建网络平台安全这样三个大的体系,最终会形成三个结果,第一个是形成一套新兴的网络的基础设施,所以很多人会问工业互联网是不是一张网,是一张网。因为他是一种新型的网络的基础设施。

  但是又不仅仅是一张网,后面还有两个半句,会是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所以很多工业互联网应用的方式或者相应的模式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更重要的是推进智造强国和网络强国重要的一个基础。

  此时此刻,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都是我们国家在整个21世纪发展中,重要的一个发展的方向,工业互联网作为两个强国关键的一个结合点和支撑点可以见到重要性。

  另外一方面我们在国务院的指导意见中,还有三个关键的认知。

  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本身或者说出发点一定是为制造业服务的,通过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希望能够进一步加速整个智能制造的发展,为制造强国提供动能。

  二、从英文中看到,工业互联网的英文翻译意味着他不仅仅之为制造业服务,在制造业中,工业互联网的相关工作得到印证,形成了规模化的先进网络技术设施之后,他也会逐渐成为更多的产业领域里面推动相关的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重要基础设施。

  三、我们发展工业互联网的目的,实际上也是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在过去的十几、二十年里面我们已经在两化融合中摸索形成重要的成果。把已经形成了大量的智能制造一些典型的标杆性的智慧工厂,典型的应用,甚至是一些信息的孤岛,不的打通起来形成更广阔的网络的空间,从而为推进网络强国提供这样重要新的机遇。

  第二,我在国务院的指导意见之后,想引用几位工业互联网领域知名专家的观点,进一步去阐述工业互联网的价值和方式,第一位专家是我们工信部信软司的副司长,现在也是阿里研究院的副院长安晓鹏。他就提到工业互联网在整个数字化转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挥数据的价值,但是光有数据,数据停留在企业内部是不够的,还需要数据能够流动起来。

  只有当数据流动起来之后,才能通过数据的流动解决制造业各种复杂性的不确定性,最终一个关键字是优化我们的生产。这并不意味着说工业互联网能够替代现有工业的体系。

  第二位专家是美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架构主席林诗万博士,他也是工业互联网领域知名的华人学者。他提到即便在美国,对工业互联网的认知,也是从优化这样一个角度出发的,他们的认识实际上和我们中国互联网产业联盟对于体系架构的认知是高度一致的,是充分认识网络的底层去连接的技术。基于连接的技术,通过各种各样数据的采集管理等等,借助各种各样的算法最后借助这样数字世界,反过来去认识物理的世界,进而进行优化。

  最后一位专家是我们中国信通院的余晓辉副院长,他也是我们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的秘书长,于院长也提到,工业互联网的方法论,或者更大来说,整个数字化的发展论,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在经过的数字浪潮下这样第四次新的工业革命的方法论。

  这里面实际上基础就是全面深度的广泛的连接,基于此,通过对数据充分的感知、分析、洞察和掌握,才能最终形成数字驱动下的这样一个智能化的闭环,最终通过我们在数字世界中所掌握这样一些数据去影响甚至是改变整个物理的世界,各种各样传统的产业。

  第三个我们也看到我们工业互联网的产业联盟,刚刚在我们重庆的智博会上发布了我们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2.0的版本,那这样的版本中就提到,我们之前对于工业互联网的认识,在国务院指导意见中有很多的体现,包括对它按照关键的要素、网络基础、数据核心、安全保障,包括对于网络平台安全功能体系的考虑,对于工厂内外网络部署的思考,我们在2.0体系架构中,进一步进行了一些优化,包括我们整个技术的体系、功能的体系、运营的体系、管理的体系等等。

  而在这其中,整个工业互联网的工作,可能并不仅仅是政府层面一方面的引导就够的,还需要来自于我们商业界企业的CEO,包括我们中层管理的层面,还有我们基层的工程师共同的合作下,我们发挥新的智能产品的优势,我们新的商业的模式,我们有更多的新的思考,才能在这样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充分利用好工业互联网这样一个重要的网络基础设施去推动整个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前面第一部分我先谈了一下对于整个工业互联网的认识和想法,实际上这里面也不断的在强调在工业互联网的过程中数据的重要性,特别是数据在流动起来的时候才能发挥它的价值大的使命,才能优化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部分我们讲讲我们对于工业互联网中标识解析体系的认识和理解。可能很多的与会的专家和朋友们大家都会去问什么是工业互联网的标识解析,甚至可能有一些朋友,对于后面四个字的读音都会有一些怀疑。

  实话实说,我们在国务院指导意见出台之前,我也被多次问了问题,我还特意去查了辞典,确实是读标识解析。这样一个生僻的概念,背后究竟是什么意义呢?我想从这样一个最简单的案例先给大家一个解释,去简单去理解标识解析,这里面无外乎有三个要素:

  第一,标识编码。我们都很熟悉二维码,我们现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带现金了,我们通过扫一扫的形式,利用一些“互联网+”的模式,智能去支付,类似二维码标识的载体,就可以去存储各种各样唯一的号码,而这些号码就是我们所谓的标识编导。

  而各级的标识节点,包括我们提到的国家顶级节点,包括今天我们讲的二级节点,实际上大家都可以理解为云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就类似于5G,它就类似于IPV6的网络,它是我们平时在应用的时候,不会去正面直接使用的一些服务,但它是支撑我们所使用互联网应用最关键的基础设施,在这中间所流动就是我刚才讲的标识的数据,标识数据和普通的工业数据有什么区别呢?标识数据就是指那些可以识别的,可以去共享、交易、转换流通的数据,这在工业互联网中真正发挥价值,能够促进制造业发展关键的一种数据。

  在这里为了能够更好理解标识解析,我想大家会问三个关键的问题:

  第一,标识解析真的存在吗?它在我们生活中有体现吗?它和我们制造业、工业企业已经开展的工作有关系吗?如果我去建设一个标识解析的二级节点,我去探索一些标识解析的应用,究竟有什么样的价值,有什么用,这里我想可能就会像我们很多生活一样,经过一个相遇、相知、相恋过程,通过三个不同的纬度去给大家做一个解释。

  首先我们先谈谈相遇,我们在国外、国内,有没有一些案例在我们的身边是工业互联网中的标识解析呢?有。

  首先我们在2017、2018年的时候,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集成部里面做了一个非常大的调研,当时我们调研了31个省直辖市,受到了700多份调查问卷,有超过60%的企业都承认自己已经用了标识的技术。这是在我们没有进行任何沟通的情况下,也没有江苏这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去做这样一个培训的情况下,已经有六成的企业认识到自己使用了标识的技术,但是这些标识编码绝大部分都是企业里面自己设计局部的标识编码,这就使得应用基本上都是用来做企业自己的一些产品管理,并没有发挥整个全网上的一些重要的应用,这里我就先举几个国外的案例。

  例如像德国的舍弗勒集团,它是我们全球范围内非常领先的一个滚动制造商,大家都知道德国品牌非常强调它的质量,如何保证它的质量呢?就是舍弗勒集团所有的轴承产品上打上了这样一个激光二维码,大家看到这个码实际上在过去已经有1.5亿存量的轴承,不断的进行这样的识别。每天还有40万新增轴承在打码,打码的目的是保证在全球范围内,你所购买使用的这样一款舍弗勒轴承是真品,是德国制造的过程。

  当然它的一个缺点看到,它的识读不是我们普通微信扫一扫就可以识别的,德国人还是在用最传统的扫描仪去进行识读。

  第二个案例是大陆轮胎的集团,他们刚才讲的在轴承的表面进行物理的打码是不一样的,他的码打在了这样一个大陆轮胎的包装箱的表面,我把左边这样一个包装箱的图片进一步的放大。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有两行数字,一行数字就是为了去识别批次,另外一个数字是唯一识别单品,用途并不仅仅只是真伪的核验。同时德国的大陆集团,还希望对它整个轮胎这样一个全性的周期进行一定的追诉性,并且能够和后续的汽车一些保养相关的工作结合起来。

  第三个案例是德国的一个专门做非轮胎橡胶和塑料技术一个主要的制造商,他的码很简单,不再使用激光蚀刻的方式,而是用纸制的形式打在这样橡胶零部件的表面,用纸制的二维码他的优点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成本非常低廉,而且使用非常方便。

  在整个康迪泰克公司的这种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打通消费端的需求和制造过程中的一些流程,从事形成个性化定制的一些模式。我们总结一下刚才提的5G的案例,我们看到他的优点是什么呢?非常有参考价值,因为是实际做了,而且整个案例的使用的量非常大,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我们中国发展相应的优势所在,就是他们的体系化、网络化很强,很多都是单一的企业制造了这样的信息的孤岛。并没有充分发挥网络技术支撑的作用,我们回头看我们国内有没有这样的案例。

  比如说我们这里今天举一个案例,就是山东青岛的海尔集团,他们在家电表面打上了这样一个唯一的二维码的标识,实际上我们常常不仅仅在消费的时候,才看这个码,在青岛的胶洲工厂中去制造每一个空调的时候,就已经有码了,而且这个码更早的时候在专兼的组织部件上就有这个码。

  在智能制造的工厂里面,他通过托盘的底部去嵌上这样一个RFID的标签,整个流水线上安装了很多RFID的读写器,来保证对于整个制作的流程上都是可以进行唯一的识别和管理的。这就保证我们后续的过程中,如果对于某一款的空调进行优秀的服务的需求,在海尔的工业平台内部就会去记录,这样一款工业互联网的制造产品。在某些时间、地方进行了维修,某一个主关键件损坏导致了这样一次维修,大量数据的积累就可以判断某一款主关键件频繁的损坏,可能对于后续的工艺、流程就会进一步改换。

  另外一方面,对于我们消费者的角度,大家可能越来越多的体验到,我们过去很多的家电在购买回来之后,如果想要维修的时候,证明我曾经享受到十年免费维修甚至更长的时间,需要找到你的发票,找到你当初购买的季度。

  而今天有很多海尔的家电在我们进行维修的时候,我们看到工人师傅往往扫了上面的码,可以判断你是在什么时间购买了这款空调,你可以拥有多长时间免费维修这样的服务,而这里面都是可以通过标识解析这样的体系,支撑这样一些应用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可能在江苏有一个非常大优势的产业,就是我们汽车的产业,特别是我们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充分的去利用好新能源的电池,一直是这里面核心关键的问题,我们部里面的节能司和装备司也曾经推动过这样一个大型面向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气管理这样一个平台,当然这里我只是提供思路,这样的平台并没有得到现有的平台之间去打通,但我想由于我们很多新能源动力电池的一些信息分散在非常多的角色手中的。

  例如像最开始电池生产的企业,或者像一些销售商,我们在每次4S店进行维修更换的时候,你的电池被卸下来可能都没有得到充分的管理在利用,还在机器利用的企业中,也有一些新能源电池的信息。如果通过标识编码的体系,对于每一块新能源动力电池进行唯一的识别,把它在整个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充分的打通起来,也就意味着我们并没有一定要把所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数据在物理上进行大规模汇总具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是错误损失。

  而是可以通过这样一张网在必要的时刻去查询新能源动力电池,它的所有者,它此时此刻的位置,谁应该负责。当然可以减轻我们部在新能源动力电池这样一个领域监管的职责。

  同时我想对于所有这样一个产业链相关的参与者而言,都会有新的一些利益的模式出现。

  国内的刚才两个案例,我们来思考它,它的特点是什么?实际上有非常多的制造业的企业,或者信息化的企业已经有了很多使用标识技术的一些工作的基础,但可能我们对于这样一个战略性的决错,或者重大的时代中,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认识还不明确,我们诉求也并不明朗。

  基于这样一些前面案例的解释,我想我在第二部分我再从一些理论的角度进一步的去认识一下究竟什么是工业互联网的标识解析。那我从两个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一个是从工业的视角看,从工业的视角,制造业的这些专家,究竟什么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呢?实际上并不陌生,相关的工作都已经在我们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去开展。

  例如我们回头去看,德国正在开展的工业4.0,工业4.0对于德国而言也不是一错而就的。他们认为在工业3.0的时代,实际上有一些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好的企业,例如像图中右边的公司A,它的一些机器、产品、人、数据和流程已经有了一些信息化管理的手段,这是我们不应该去否认的。

  而工业4.0的时代,相比工业3.0时代,它的区别就在于那就是数据在更多元化自由的流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德国制造业的企业,在采用信息化的手段,信息化的系统去进行数据的管理和交互。当数据在更多的企业之间,基于提前下进行流动,进行共享的时候,才能激发工业革命的变革。

  另一方面我们看看在德国这样一个工业场景中,这里面如果标识解析发挥它的作用,它不仅仅是像互联网时代查一个域名,知道网络中的地形,简单,更多是信息共享,是为了把我们从上游的供应商到制造的过程,一直到消费者这样不断大的阶段,全生命周期打通起来才能发挥它的价值所在。

  再看看我们另外一个强国、美国,那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定义之所以美国要去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目的就是为了数据的互操作,但在这里面非常严谨的把数据互操作定义了四个颗粒度。

  最底层就是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任何两个制造业的企业,如果你想去交互数据,或者想共享信息的时候,你需要临时去定义一种集成的模式。

  第二种方式就是依托一些可以转换,或者映射的一些接口。这里面我们国际上的,制造业最主要的一个标准化组织IEC,它现在已经在工厂的现场网络的层面就定义了20多种这样标准的可以映射转换的接口。如果想在这些接口打通就非常的难,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江苏开展这样的培训会,如果普通话进行这次报告,可能非常多的专家不能够理解,可能有人在讲南京话,有人在讲扬州话,这种语言之间的翻译成本是非常高的。

  第三个层面就是当我们有了一种普通话之后,我们可以采用通用的模型,实际上我们就减少了非常大交互的成本,我们任何两个企业两个决策之间都可以根据充分数据的流通,进行交换和操作。

  但是最高的一个层面,实际上就是一个理想的模式,对于我们今天在互联网的世界里面所使用的那些U盘,云服务一样,他是一个即插即拔的模式,可能在插上U盘之前,并不知道这个U盘就是怎么样USB的标准还是在U盘里面有什么样的数据等等,你一插上自然就可以使用,无须去介意插上的终端是笔记本还是台式机还是服务机。这可能是整个推动工业互联网、数据互操作最理想的一个模式所在。

  对比了美国和德国两种不同的模式,我们在工业中我们标识解析的技术,从工业的视角来看价值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为了解决数据共享、共用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今天报道的题目叫建设工业互联网表示解析体系推动工业大数据的共享、共管、共用。

  因为整个标识解析体系的建设,虽然我们现在的重点是各级节点的建设,但是节点建设的并不是一个终级状态,目的还是为了推动整个标识的应用,而标识的应用,最主要的价值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为了解决数据共享、共用的问题。

  如果每一个制造业的企业都是用我们自己自定义的标识解码,那就如我们春秋战国时代一样,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属国都在使用自己的钱币自己的语言和方式,不同的国家之间打不通的,我们必须通过这样一套成体系化、规模化的网络基础设施,才能做到车同轨、书同文。最终解决上下游企业一个复杂的N平方的系统互联互通的问题。

  这里面我们从工业的视角去看,我们此刻所在建设这样一套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更多的是我们需要让制造业的管理者或者从业者在思维上进行重塑,把现有各种各样工业的软件,信息化的系统进行互联,才能实行真正工业互联网。

  如果按照我们现在已经有的一些工具去部署,实际上可以做一个非常简单的一个通俗的理解,就是我们最前端的企业侧所部署的这样一些表示数据采集的设备,比如我们的读写器、标签等等,这不是凭空而来的,像我们江苏有非常多的物联网数据的采集的企业。

  他们过去十年里面做出大量的努力和工作,就是让我们这样一套体系有一个触角,能够采集到那些标识的数据,进行标识的识别。

  当然我们过去可能更多的是物理的手段,例如像RFID标签、激光蚀刻,在于制造业去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可以通过非常多工业的软件,例如像我们此刻正在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去进行数据的规模化的转换或者打通,而中间我们今天所提到的二级节点、企业节点之甚至企业其实也不是凭空而来,就是我们过去在企业里面已经从体系建设的那些,我们的编码系统,甚至是很多大型的工业企业,已经在建主数据的系统。

  区别在于我们已经在建的主数据的系统、工业编码的系统通常都只为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企业里特定的信息化的应用去服务的,这不能支撑整个全网的全生命周期全要素互联的,这种需要通过我们建设面向行业或者跨行业的二级节点,甚至是通过和我们已经在建的国家顶级节点和国际互联的节点,才能形成这样一个全球范围内互联大规模的、分布式这样一套资源目录。

  打一个比方,就好比我们现在大家都有手机,手机都有一个电话号码簿,如果我们凭记忆力可以想象起自己的亲人或者我们父母的电话号码我们不够,很多人的电话号码里面,都有成百上千位联系人,如果你要想知道他们的电话号码,你就需要去查询你的电话簿,我们现在正在建这样一套标识解析体系,如果站在互联的角度去看,他的作用很类似于这样一套分类的目录,而且它的作用率更广,不仅只能为你一个人的手机服务,还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互联,是一个大规模的分布式网络基础设施。

  对于未来标识的应用,大家不要有太多的压力,实际上标识的应用在我个人看来并不会孤立的存在。没有所谓单独的一款标识的应用出现。

  我们今天大家可能去想微信的扫一扫,微信为什么扫一扫?是为了支撑后面的互联网金融,是支撑它这样一些在线的交易,我们去购物。

  如果单纯的去谈扫一扫,并不是一种应用,跟后面O2O的模式,结合在一起才有应用的价值,同理我们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应用也是类似的。

  很多企业现在都已经开展了产品追溯的应用,我想单纯的满足消费者的好奇心,去查一查一瓶牛奶的制造日期或者产地是没有任何商业价值的。我不通过标识解析,也可以在这瓶牛奶的底部看到这些信息,如果想让它发挥价值,就需要去和我们牛奶的产品召回,去和质量的这些管理,甚至是供应链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有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而标识解析在这里面很可能起到的角色或者定位就是重要的基础资源和基础服务的价值。

  另外一方面,如果我们从网络的视角,我们从供给侧的视角去看,究竟什么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可能又没有刚才我提到的,从工业的视角去看那么乐观。

  因为可能我们从需求的角度来说,我们不敢吓到客户,我们要把它讲的稍微简单一点,但是要从供给侧角度来看,构建这样一个完全创新的,从网络底层开始构建的产业生态,对于中国而言是非常难的,就像我们国内非常伟大的通信公司,华为公司,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面,如果追随一些国际领先的通信的企业,实际上很难,毕竟可以实现的,因为有一个标杆的力量在那里。

  我们今天在互联网的底层想去打破少数国家控制网络基础资源这样一个垄断的地位,去构建一个新产业生产,这样一个历程相对是比较长的,而且这也是有非常大的挑战存在的,因为大家回顾过去,我们看到最初的中国互联网起源在于1969年,美国军方构建这样一张ARPA网络,虽然当时只有4个节点,但是很快在1994年我们中国接入互联网的时候,它就已经变成了全球范围内客观存在大型的关键的网络基础设施。

  但是今天我们中国已经可以在整个互联网中,整个互联网治理过程中,发挥很多的声音,起到关键的角色。因为我们中国有8.54亿的网民,我们已经注册的域名量有4800万,在整个全球的互联网中都是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有三个关键性核心技术标准或者协议。

  第一个就是1973年也是我导师的导师,两位互联网之父,他们提出的TCPIC的协议。

  第二个就是我们今天可能去对标的互联网域名系统,DNS系统的协议。

  第三个就是在1990-1994年左右的时候,当时提出的HTTP的协议,这也是互联网中最重要的一款应用。

  大家看到这三款待协议都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研究、研制提出的,这实际上也从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去探索互联网底层,探索新的生产,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的域名系统,跟那三个协议中,实际上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里面有两种关键的标识,一种称之为域名,它能够决定你是谁,在互联网中就是你唯一的名字,类似于我们人类社会中我们人类的姓名,比如说我叫刘阳,我可能在互联网中我会有一个域名刘阳.CN,对应的是IP地址,因为机器是不可能识别我们通俗理解这样一些语言汉字。都是记忆那些32比特,或者128比特的IPV4、IPV6的地址,在这中间进行翻译转换的就是互联网中的域名系统,它也形成了我们今天非常重要的网络中这样一个基础设施,如果以域名这样一个基础资源的视角去看待互联网中我刚刚提到过程中已经形成大量的成果,实际上也是分成四个层面。

  最底层是那些标识编码,域名以及相应的网址,可以唯一的去识别互联网中任意一个网页,任意一个资源,有了这些网址域名之后,要想在两个互联网用户之间能够实现数据的查询和共享,所依托的就是域名的系统和TCTIP这个协议,才能解决点到点、端到端的通信。

  而在这个基础上,仅仅有了点到点、端对端的通信是不够的,可能发过去互联网的爆文是对方无法理解的。

  如果去规范这样一些数据就是互联网我们已经做的HDP这样一些应用,协议规范所去标准化的。

  而最顶层就是各种各样互联网的应用,包括我们的语音、游戏、网页新闻的浏览等等,是不是互联网就能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呢?必然不是。

  我们在过去50年的时间里面,持续都有来自于我们供给侧对于网络新连接的探索,比如像上个世纪交界点的时候,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就开始提出,能否给全世界所有的人智能的产品都贴上唯一一个标签,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RFID的概念,就在我们江苏无锡也形成了非常大产业化的发展。

  到2005年的时候,国际电信联盟作为IT产业界最重要的标准化组织,就在年会上正式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直到2012年左右,美国、德国、中国都认识到在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单纯具备消费的产业提供一些智慧的应用是不够的,所以我们把新连接的对象从面向那些智能的产品,面向那些智能消费的电子等等,转移到面向机器、工厂,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过去五年左右的时间里面,看到全球范围内都在掀起数字浪潮下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始探索智能制造、智慧工厂、工业互联网的原因所在。

  另外一方面,对于域名系统,能否支撑新的连接的体系,也存在很多的疑问,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互联网之父,提出了DUA、Handle理念,甚至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面,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大量的科研机构,我们的一些先导互联网的企业、通信的企业包括像华为都在研究新兴的命名体系和这样的一些查询共享的机制。

  就是我们希望能够支撑新的连接时代对于命名需求所在,我们中国信通院在2015年的时候受我们工信部,苗部长的委托,开始启动整个工业互联网的研究,特别是这里面标识解析体系的探索和部署相关的工作,但是我们在这个工作中,不可避免回答三个问题,就是你去建立新的连接,包括像5G一样的网络,究竟是对互联网的一些延伸和拓展,还是在构建一张全新的网络,你所在这样新的连接网络中,涉及新的网络的核心技术,是对现有技术的修补还是全新的替代。

  如果是替代关键的变革点在哪里?我们可以给大家一个解释,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业互联网,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他更多的是对互联网的一些延伸拓展,我们把工厂外部的网络,为制造业提供了一些新的升级和改造。更好的满足制造业智能制造的发展,同时我们会拓展到工厂内的网络,把工厂外和工厂内两张网络打通起来,类似于5G的网络实现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连接。

  第二个就是新连接所带来的网络技术,是不是全新的核心技术,还是对原有技术的修补,我说由于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拓展和延伸,并不是将全新的网络,这就意味着工业互联网并不是等到很多年之后才能实现这样纯粹科学的理念,而是我们现在就可以参与到建设和部署过程中的一张网。

  这里面绝大多数网络的核心技术是已经得到充分的技术研究,已经形成标准化的,但是少量的核心技术,例如像我们的TCN就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因为我们过去互联网更多的是满足尽力而为的一个网络。

  第三个问题对于这样一些核心技术,我们进行了修补,或者进行了一些替代,他是一种断崖式的变革吗?我要说也不是,如果我们从供给侧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待,更多的是技术的升级或者说是理念的创新,因为我们过去在互联网中,我们知道我们整个网络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就像这里面,如果以我的名字作为互联网中,连接的中心我的表示是什么?就是我的名字——刘阳。而我在家里面有我的智能水杯,有智能笔记本,我们家有智能的扫地机器人还有我的微信、身份证、邮箱,所有这一切都是通过我叫唯一姓名的标识关联在一起的。

  现在工信部和公安部现在联合打造整个身份证2.0的体系,也是在支撑互联网以人为连接中心的这样一套标识的体系去建立的,而在工业互联网中,而我们单纯以产品的视角去看待,唯一的标识就是产品的标识,从产品设计开始,相关联的原材料、零部件工艺都可以关联起来。在生命周期中有场内的物流,场外的物流,有销售有售后的使用。

  所有的数据关联在一起,就类似于我们互联网中的人,只不过主体变了,变成了工业中的产品,但是这里只是单一的一个视角,制造业不仅只有产品的视角,还是以机器为中心的视角,还有以流程为中心的视角,都可以通过标识进行这样一个全体数据的打通的工作。

  总结起来,我们看这种工作还是很难的,因为我们如果对标互联网已经有的基础资源,每一层都进行新的探索,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二级节点标识的应用在探索的过程中,大家非常关注标准化的工作,都很着急,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希望我们都尽快出台相关的标准、核心的软件和技术。

  我想说这确实需要时间,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些解决方案出来了,但也需要和产业界充分结合,不断探索,才能完善这样的协议战。我们才有可能在网络基础设施的层面第一次在全世界的层面,由我们中国自己的创新和探索所在,我们牵引一个产业生态的发展,

  这里面针对标识解析而言,由于五个关键的技术创新或者说理念的转变,第一个是我们的服务主体变了。我们过去刚才提到颗粒度,主要是面向人的连接的网络,那个时候服务的主体就是服务器,简单地想就是电脑,我们的手机。

  但是今天我们的颗粒度非常大的幅度在细化,我们通过标识,我们打码的可能是一个产品,他所关联的可能就是一条数据,也就意味着我们要想识别的颗粒度已经细化到了物品,甚至是数据信息的颗粒度,第二个是我们的功能。

  我们单纯提供寻址的功能只是告诉你数据在哪儿够吗?不够,你依旧不能理解,不能和对方交换数据,这个时候对于企业内而言,要增加数据管理的功能,对于企业之间我们效果支撑细颗粒度数据的交互功能。

  第三是性能上的压力非常大,我刚才有一个数据,截止今年6月份,根据我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中国大陆境内8.54亿网民已经注册了4800万域名,其中.cn的域名只有2800万,但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我们国家顶级节点刚刚上线不到十个月的时间,我们的注册量已经突破了1个亿,这就意味这对于各级标识解析服务节点的性能,服务的弹性都提出了非常多的要求。

  第五点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确实不是在追随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企业,我们在并跑,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做的工作要和国际上其他的国家进行充分的互联和互通,特别是最后一点就是在安全方面的考虑,我们只有互联网域名系统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生态,任何人都可以查询百度公司的网站,知道他的IP地址,甚至可以组织黑客式的攻击,去攻击百度的网站。

  但是在工业互联网中,我想有很多的数据和信息,他一定要去共享,数据要流动起来,但这个流动并不是发生在我们全民的这样一个数字的社会中,或者说我们的经济社会中,只在我们供应链的上下游和我们合理的有交互价值的工业的伙伴才需要去进行信息的共享。

  这就使得我们要提升我们标识解析的安全,保证我们各级节点和相关用户数据隐私的所有权,保障我们工业数据所有的主权,最终我们可以去从本质上和价值上思考一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究竟是什么样的事物才使得我们有可能去热爱他,愿意从事这样一份工作,我想我们回到初心就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一定是为数据驱动下的第四次工业革做服务的。

  因为我们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尽管非常类似于互联网中的域名系统,但是它的定位是为全球工业互联网有序运行去服务一套核心基础设施,并不仅仅是要设置标识编码,建设各级节点就可以完成相关工作。一定要和我们各种各样的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去实现全球供应链系统和生产制造系统一个充分的对接,才能整个智能产品,智能的供应链,智能的工厂,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智能化的管理,提供它所需要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讲了这么久,实际上就想回到初心就是工业互联网的标识解析它和互联网域名系统不一样,并不仅仅是为了查询信息,更多的还是为了企业内做好数据的管理,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做好数据的共享。

  对于我们的工业、对于制造业而言,我们看到它的特点是什么?因为它不是一个完全公平的状态,它存在大量的异主、异地、异构的问题,它数据的所有权是归依于它的制造商,它的供应商、物流企业、销售者卖场非常多的所有权、所有者的,所以单纯的依靠工业互联网平台去进行数据上物理上的汇聚,既难做,又有可能会伤害数据所有权的拥有者。

  第二是在存储的角度来说,物理上这些数据存储在非常多的地方,我们单纯进行物理的汇聚,带来这种信息的损耗和代价都是很大的。

  我们完全可以在按需的情况下,进行数据的查询和共享,最后一点也是我们制造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工业数据的异构性是非常强的,不要说我们在同一个整个工业互联网里面,打通所有的工业数据,即便在行业内部,甚至在大型的工业企业内部,数据的结构、格式都还没有得到统一。

  完全的可以充分利用好标识解释体系这样一套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实现数据在更多层面的这种互操作和互用。因此我们可以给工业互联网的本质下四句结论性的总结:

  第一句,前提一定要做到唯一的识别,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原来在做物联网,在做采集的一些企业,可以加到生态中重要的角色,就是要做到唯一的识别,识别是开展后续数据共享的基础。

  第二句,光有识别是不够的,我们给了它唯一的编码和名字,还要做到背后所关联的那些数字对象的管理和共享。有了一个名字就知道我是谁了,我就可以去查询刘阳相关各种各样的信息,甚至对它下达一个指令,管理和配置整个网络实现信息的共享,最终的目的才能支撑我们工业互联网在我们不同的企业间,不同行业间,不同地区间,甚至不同国家间的互联互通,实现我们这样四块下的工业大数据的共享和共用。

  刚才这些讲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我们一些认识,我们对它本质的理解之后,它的价值我想从三个纬度进行一个总结。实际上这也非常类似于我们在制造业中我们提到的纵向集成、横向集成和全生命周期集成这样一个概念。我们从制造业本身角度去看,纵向的去看标识解析的技术,就有利于打通企业信息系统,从底层的待制品、零部件产品到集成产线,一直到企业内部各种各样的信息,甚至和工厂外的这样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工业电商的平台和互联网已有平台信息的打通,实现数据流通,技术隐情的作用。

  从横向去看,我们的智能产品,从它设计到供应链,到制造销售使用。整个过程中,如果有一个唯一的标识,就可以把分散在不同环节的数据关联起来,实现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各个环节信息互通、标识解析在这里就能起到关键枢纽的作用,我们更大去看在这样一个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时代里面,标识解析就类似于一面镜子。

  我们在物理世界中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机器产品,如果你有一个唯一的标识,实际上在数字化的世界里面,就会对应数字化的描述,可能是一个数字的片断,可能是一个局部的数据,甚至是一个网页或者一个数据库,都是用来描述界定规范你这样一个物理世界实体的。通过标识就可以去查询到数字化的描述,并且管理共享交换它,这样最终可以把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进行一个打通,起到黏合剂的作用。

  我总结从纵向、横向和这样一个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三个纬度也是希望能够理清,我们标识解析的体系它的价值所在。

  刚才第二部分我介绍了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的一些认识和理解之后,我在第三部分我想介绍一下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展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的一些现状和我们应用方面已经有一些探索。

  首先从介绍的报告三个部分,讲一讲顶层的设计,这里包括从政策的角度,一些总体的规范,还有它技术的架构,重点讲一讲我们顶级节点和二级节点建设的情况,最后介绍一下我们现在已有的企业应用探索的情况。

  从顶层来看,实际上在2017年底,工业互联网发布的工业互联网指导意见,对于这项工作已经提出了明确目标的考核要求,在我们工信部已经发布的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我们网络推广指南中都对相关的工作做了非常多的部署。

  整个工作我们在后续推广过程中,有两个文件在今年年底就会出台,一个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管理的办法,这里会界定哪些责任的主体,它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样的,例如像二级节点的建设运营的主体,如何去认定并且进一步的监管,这毕竟是一个网络公共的基础设施。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标识解析技术的架构,也希望经过我们前期大量的研究,研发的基础,对于相关的概念和认识进一步的理清,充分的去界定这里面的业务功能部署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基于这样的工作,让我们总体工作的部署按照这张图所示,包括了三个重要工作考虑。

  第一,各级节点的建设,节点最终会形成统一管理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标识解析的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但是建设基础设施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最终的目标还是推动标识的产业生产,当然在这里面二级节点可能是我们各级政府,各级的领导主管部门,推动这样的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抓手,我们以二级节点作为抓手才能翘动各种各样的标识解析集成创新的应用,培育这样的产业生产,推动它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同时各种各样技术的研究,我们标准的制定和我们的一些软件的开发,开元生态社区的建设,也是保障这样一个生态体系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所在。

  其中技术层面,我们也对整个工作做了一个体系成架构这样一个考虑。包括我们在业务去考虑,我们对于刚才讲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一个梳理,就是我们的目标就是为了做到对于那些联网对象,数字化表述,唯一的识别管理和共享。为此我们在识别的层面,我们制作打码,读取数据的处理。为了做管理,我们做数据的模型,要做关联,又要算法进行转换,为了共享我们使用各种各样编码的服务。

  整个这样的工作组合在一起,就会形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应用,它的业务。而为了提升这样的业务,对标互联网这样几层协议,我们也从底层的标识编码解析数据应用的这样一个分层的协议站。

  我们有很多的工作,大家需要整个从产、学、研、用各方协力共同推动的。例如像底层的标识编码层,那可能现在比较多的就是一些研究机构,管理机构的介入,他们关注的是标识编码空间的规划和分配,但是很多物联网的采集的企业或者说是一些工业软件的企业,就可以介入进来去承担那些标识编码读写和载体管理相关的工作,例如像我们的条形码、二维码、激光蚀刻、RFID、智能卡这是我们运营商在建的5G时代的物联卡,还有我们传感器,这就是我们NBLG物联网那些标签,还有我们各种各样新的芯片等等,都是工业互联网载体,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根据需求要去灵活选择相应的载体。

  第二个层面就是我们现在在建各级的节点中非常重要的工作,还要去完成标识注册、解析、查询搜索,甚至是在安全层面考虑认证这样一些工作的服务,承上启下,提供核心服务所在的。

  而第三个层面实际上是能够真正发挥标识解析体系商业价值,或者应用价值关键所在,你拿到这些标识的数据干什么用,你在不同的企业之间实现了跨企业、跨地域、跨国家这种数据的共享,共享是要有价值的,要能够驱动对于复杂系统的分析,建立两支企业间的信任情况下,交互一些有价值的工业数据,才能带来新的商业模式所在。

  而最顶层的我刚刚也提到,可能并不仅仅是标识的应用,而应该和工业互联网所有的应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去考虑。

  我们从部署的视角非常多的体验和关心如何去参与到我们企业节点、二级节点国家顶级的建设,在这里我想向大家补充一下,我们可能不仅仅有我们中国信通院建设国家顶级的节点,还有我们运营商为了提升网络的服务性能,提供重要基础设施,低位节点的建设,还有我们希望我们的行业龙头企业和我们一些大型的信息化产业参与建设行业和中国二级的建设。当然还有很重要的就是我们在企业侧,我们希望在智能工厂中进行相应的改造、对接才能把整个体系打通的,如果没有原始数据的输入,实际上光有一个基础设施你是发挥不了价值所在的。

  而我们从安全视角也希望加强考虑,无论对于身份、数据还是行为方面的安全,都是这样一套体系,在设计之初尤为重视的一个方面所在。

  介绍了顶层设计和我们技术架构之后,我再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各级节点介绍的基本情况。首先刚才我们这张图中讲到的国家的顶级节点,目前我们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五个城市已经完成了国家顶级节点上线试运行的工作,包括我们在其他一些地方也在建设一些重要的支撑的国家节点的系统建设和平台。

  第二个重要工作就是今天大家非常感兴趣或者频繁讨论的二级节点,我想从这几个方面去做一个解释或者说一个阐述,首先我们去考虑,二级节点它的价值或者说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想从政府的角度或者从产业的角度看是个认识不完全一样的,从我们政府的角度去考虑,二级节点是战略视角中的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第一它要完成好二级层面上面向行业或者跨行业去提供高效安全稳定的标识别码的注册和解析的服务,是整个网络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第二个还要起来互联互通的作用。我们及时在一个行业里面建设了二级节点,我们采用了统一的行业的标识别码,可能也有一些企业已经在使用的产品或者机器没有完全的按照统一新的编码去编,那怎么办呢?就需要在这样一个节点上面起到枢纽的作用,去做好那个翻译器,做好公有标识和原来已有私有标识之间的一个转换和打通的工作。

  第三就是标识解析的节点和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工作是有机结合的,平台是数据汇聚分析重要的载体,而标识解析节点,就可以和工业互联网各级平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做好数据的这种差距、共享、管理,最后一点就是标识解析的二级节点从战略的视角来看,它也是我们支撑保障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基础设施,它要做好标识的备案,解析的监测,还有我们各级标识解析服务的认证的工作。

  如果我们站在企业的视角看,可能情况就不太一样了,这样一些战略视角的考虑可能并不是企业商业的这种出发去第一优先考虑的问题。

  那我们从商业的视角去看待,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二级节点究竟是什么?是一台机器?一台服务器,还是一个系统,还是一个平台,我想二级节点本身确实也是一个平台,但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平台,它是和我们已经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有机结合这样一个系统,同时也是网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己会形成这样一个广泛覆盖的网络,但它会和底层的5G网络,会和其他IP的网络结合在一起,因为它需要通过底层的网络进行承载,而在这里面,我们二级节点里面从商业的视角去看待,实际上要干4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它本身也在制造数据,包括我刚才提到这样一些条码、二维码、电子标签各种载体下采集的工业数据,那在我们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节点中存储的就是他们的关联关系,他们可以对外发布这些共享的数据,而这些数据非常有价值的,第二点是二级节点起到了一个关联的作用,就像一个纽带一样,把工业互联网平台中的数据和需要获取这些数据,需要共享的这样一些对方连接起来,在起到纽带,把这种数据、信息、地址和标识、身份打通在一起。

  第三个作用是保护数据,我们常常提到我们工业互联网的平台比较强调数据的集中的汇聚,但是这种汇聚有的时候会破坏我们原有的制造业企业中的一些商业的模式,或者说合作的模式,我们可以通过标识解析的体系,把你需要分享的数据分享到云端的行业里,或者国家级的工业化平台中去。

  你需要保护主权的数据依旧停留在本地,这些对于中小的企业而言,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数据刻意进行物理的传输,而在本地进行数据的缓存,按需进行数据的查询,既减少了数据传输商业上的消费,同时也最大程度上面保护了数据的制造者对于数据主权的所有,最终实现数据合理的流转,激发更多工业大数据的应用。

  这里面对于二级节点,我们有很多的参与者会改进,我们究竟要建设什样的二级节点,我们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可以面向区域性的二级结点,我们过去研究了探索,我们现在考虑面向区域性的二级节点,我们的模式暂时看不太成熟的,因为互联网已经变成一个完全没有疆域的网络的基础设施出现了,我们很难要求一个江苏的企业建设一个二级节点之后,只能为江苏本地提供服务。企业的产品可能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的范围内,一个集装箱可能流经全世界很多的码头。

  这就意味着我们定向面向区域的二级节点现阶段看,他的存在有很多的商榷之处。所以我们目前主要的提出是两个二级节点,一类是行业性的二级节点为单一的制造业的行业提供标识解码,注册和解析的服务,第二类是两个以上的行业,也就是说至少要为三个行业提供服务的我们称之为综合性的二级节点。

  这实际上和我们工业互联网的平台高度一致的,我们行业性的二级阶段非常对标于行业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而综合性的二级节点比较类似于我们现在正在开展的双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而大家想去参与到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探索,实际上对于行业的颗粒度的界定,我希望大家去找到我们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家标准中界定的国民经济分类。

  那里面我们主要参考的中类或者小类的颗粒度,因为有一些中类的颗粒度过粗不利于我们建设这样具体的二级节点,有一些行业在小类中合适一些。

  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制造了二级节点为什么要建,意义和定位价值是什么了?知道了二级节点的两种类型之后,大家会去关心一二节点究竟建什么,才能算我建成了二级节点,我们在今年6月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已经发布的二级节点建设导则的实行本中,实际上给出了这样一个建设的架构。

  就是一个二级节点向上接入了国家顶级节点成为了这样一张标识解析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之后,里面至少要包括三部分的重要内容。

  一、管理体系。

  二、功能体系。

  三、应用体系。

  管理体系这里面包含了四五个内容,第一个我们需要为特定的行业或者综合性更多行业制定相应的标识编码的规则,我们在这样一个行业中,究竟怎么编,我的同事明天早上也会介绍我们整个前期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我们现在已经有十四个行业已经启动了行应的行业标识编码规则的制定,这实际对于制造业而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需要把编码的规则转化成相关的技术的标准,才有利于更多的企业结点接入这样一个行业的平台。

  第三个你作为公众的服务基础设施,你要有自己管理规范,保证是合理合法合规运行的,而且在365天72小时保证这样网络的基础设施正常安全稳定的运行。从功能的体系而言,一个所谓的二级节点内部,实际上它的软件系统非常多元化最小集合,就是有一个核心的一个系统,这里包括了标识的注册、解析、业务管理、数据管理和安全保障五部分功能,

  在基础之上,光有一个最核心的一个软件系统是不够的,我们可以想象就像我们的手机一样,如果手机里面只有操作系统,只有安卓或者只有IOS,实际上这款手机是没有用的,需要大量的应用,我们过去提得比较多的工业互联网总体的应用有四种模式,像我们的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化延伸。

  为标识解析而提供服务,我们可能提出了一个“4+3”的模式,我们既要在制造业本身的模式中进行标识的应用探索,同时还可以更多的考虑类似于重要产品追溯、供应链管理和我们全生命周期管理这样一些复杂的跨越多个环节的这样一些标识应用的工作。

  我刚才提到的功能体系的建设,核心的软件系统和我们的应用之间,实际上要有一些衔接的,就像我们的手机中,我们很多人都会使用微信各种各样的小程序,我们就可以看到,在操作系统和小程序之间就有一个微信的存在。而这个微信实际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底层的电话簿这样一些基础的功能,就类似于我刚刚提的二级节点核心的软件功能,他们像标识编码的注册解析一样。

  可能并不是那个应用直接看到的,再一个中间需要一些打通,这些工作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真正有价值,我们所谓建成的一个标识解析的二级节点。目前我们二级节点建设的模式就是我们知道了价值意义,知道分两类,知道我们到底要建设一些什么才建成二级节点究竟怎么建,我们总结了三种模式。

  一、我们希望由应用驱动,最好是由行业里的龙头企业牵引建设,因为这也符合我们制造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我在这里讲我们两个体系,互联网的体系是由创新驱动的,很多新技术出现了之后,带动互联网规模化的发展,但是制造业更希望能够明确看到一些应用的模式、商业的价值所在,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制造业的企业作为工业互联网中最重要的主力军,它的出发点是应用来驱动的,行业里的龙头企业根据自己的痛点问题,总结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域流通中对数据价值的需求所在,去推动二级节点的建设。

  第二种模式就是在某些特定的行业里面,例如像我们今天提到的一些药品管理行业,像我们的服装制造的行业,客观上确实是很难找出一家全国范围内或者在我们江苏省境内响当当的绝对的龙头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鼓励有一些第三方的信息化的企业或者是一些公共服务的企业来建设。

  但是和一些本行业的内重要关键性的企业形成一些商业上的或者业务上的有效的合作模式,共同来建设这种二级节点。

  第三类在我们江苏省需求不存在了,在一些相对发展比较慢的地区,例如我们西部区域,就需要通过政策引导的形式,通过一些资本的力量介入来鼓励二级节点的建设。基于这样的一些前期的工作,就像我刚才回答的一些问题,在6月份,我们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已经发布的二级节点建设导则都有描述,所以大家对我刚才讲的一些情况觉得还想进一步了解的你可以去下载这本建设导的试行本,进一步去研读和学习。

  目前我们二级节点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在25个省和直辖市上线试运行了22个二级节点,这张图上实际上是一个圆盘的呈现方式,最中间是我们五个国家的顶级节点,第二级就是我们现在已经上线试运行的22个二级节点。

  可能在宁夏刚刚上线的第22个图中还没有,最外围就是22个已经上线的二级节点已经接入的一些企业节点,但是因为表现形式的有限,所以时代难以把300多家所有的介入的企业节点都标识出来。

  但是这些企业的应用探索,应该说也已经在包括像航空、汽车、线缆、食品、装备制造非常多的行业中得到了应用的探索。所以我选出了几各行业在这里面做一个简单的汇报,第一个是我们的集装箱行业。

  集装箱行业实际上它现在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痛点问题就是集装箱本身的管理和集装箱所关联的数据的管理,大家可能想集装箱比我们的快递物流的包裹而言,体系大了那么多,想爱上面做一个标识不是很简单的,但实际上非常难的,因为这个集装箱不像我们的顺丰在中国境内给大家提供快递。绝大部分的集装箱都要经过很多港口的运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流动,很多国家的信息化水平,是远远达不到中国信息化水平发展那么高的,可能我们到了菲律宾马六甲海峡发现,连二维码也不会使用也不知道怎么扫一扫,非常多集装箱信号的导入和管理,依旧采用的是人工和手工抄录的模式,这几乎就是我们工业1.0的状态没有信息化的状态。自然而然导致效率低,过去集装箱行业也曾经在全球范围内尝试使用RFID电子标签的形式。但是部署成本相对较高,而且管理的模式也相对较复杂,培训的成本也是比较高的。

  所以我们现在在广东、深圳终级智能集团正在开展探索面向智能集装箱行业的二级节点的建设的过程,它也是希望能够从集装箱的制造厂商开始就对这样的集装箱进行唯一的一个标识,并且能够在箱东、货柜管理、货主和物流服务公司不同的利益参与主体之间,进行这样一个唯一标识编码的一个保持和相关数据的关联。最终实现对于整个集装箱行业所有真正的集装箱货物和相关数据统一的管理和查询。

  第二个行业就是我们江苏非常有代表的工程机械的行业,这个我们在江苏不仅在徐州还有非常多的这样的地级市,机械工程行业具有优势典型的行业。

  在这个行业中,也有典型的痛点问题存在,那就是工程机械的一些大型的工程机械是有非常多的一些配件组成的,而这些配件资产的管理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不像我们消费的互联网中,我们想家具就是几个胳膊腿组成的相对比较简单的。那是一个大型的工程机械,可能是有成百上万的配件组成的,这些配件他的管理的目录对我们人而言实际上是非常难以记忆或者有效的管理。

  而过去对于这些配件进行后续可持续的维修的,管理甚至是一些再重构替换都是很难的,整个市场上也是鱼龙混杂,假冒伪劣的配件非常多,而且很多的需求难以得到充分的满足。江苏的徐州的徐工信息集团在内,都在构建这样一些面向工程机械行业的二级节点,希望通过二级节点中这样一些面向工程机械的知识图谱的建立,以标识为缩印去索取整个工程机械产品,及其零部件间有效的信息的组合。

  你输入一个整机的号码,就能够查询到它所关联的各种各样的配号、配件,甚至我看到已经把这些工作做到7级,你可以一级一级去查询,不断的迭代到最底层关键的零部件,并且可以有效的找到正确的供应商进行这种零件的替换和管理。

  第三案例举的是船舶行业。船舶行业应该说可能在我们国内非常多参与的主体,但其中最大的主体就是我们在南北船合并之后,所形成的中船集团,现在在建的船舶行业的二节点是在广东的中船黄埔文冲公司,他们的建设船舶行业这样一个二级节点,他们面临一些痛点问题在于什么呢?第一是船舶行业自身标准化的程度,远远没有我们想象那么高,有非常多整船制造的厂商,还有上下游供应链的企业,他们之间的标准化的程度和信息是不对称的。

  第二就是信息比较离散,大型的整船供应商,比如像我们广州的中船黄埔,我们上海的码头,他们这些信息都不能有效的打通。

  第三我们想造了一台电动自行车,我们交付的时候,八字形车推到面前,你可以充分的欣赏这辆自行车,是否满足你的需求,但是如果你在淘宝上下单的是一艘船,可能这个船到面前的时候,你要想充分的看看是否满足下单所有的需求,做到一个完整的交付这是很难的,非常多的这样一个重型装备的领域,都在采用数字化交付的一些手段,而数字化交付的手段中对于整个数据链的完整性要求也是很高的,为此针对这样一些痛点的需求,中船黄埔也是构建这样一个船舶行业的二级节点,主要探索了两种典型的应用,一种应用就是在船舶行业上下游的供应链之间进行协同的制造。因为非常多的信息制造的工作分散在不同的供应商、制造商中,通过建设这样一个二级节点,也是希望能够去打通在材料的供应商、社会供应商、物流供应商到类似于中船黄埔这样的船舶总装厂之间,甚至后续的船东、设计院、维修单位之间信息完整这样一个共享。

  另一方面,他们也在船舶的行业中探索一些船舶全寿命质量的回溯,因为有船的生命周期相当于一辆电动自行车而言它寿命比较长,那光是从最开始的工艺设计到制造出来成型,大概3-5年的时候,实际上这些数据分散在多个不同的设计厂商,设计院的数据库中,希望通过船舶行业的二级节点,希望把船一个全生命周期信息做到可持续的维护和管理,最终对它在全寿命过程中做到追随、定位、追责、管理。

  刚才讲了一些应用,最后讲一讲生态大家如何参与更好推动产业的发展,提出这样一些想法和建议。

  第一个就是希望大家尽早的参与到标准化的工作中来,因为整个这样的工作,提到包括我们国家顶级节点,二级节点标识应用多个不同的纬度的,而且整个的产业的发展都是处于一个边建设、边探索、边应用、边完善的过程。

  那这里面标准化的工作可能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现在正在启动,包括我们江苏在建的两个二级节点,我们中天科技的二级节点和我们徐工的二级节点都已经最早的到第一批启动行业标准化的工作,这实际上对于二级节点后续去接入更多的企业是非常有帮助的。

  相关标准化的工作,因为我同事明天早上会进行详细的介绍,我不再追溯,也欢迎大家到这个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和我们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在国标、行标、信息团体标准的科技度上更多参与这项工作。

  第二个重点的工作就是在有了标准这样一个统筹的协调基础上,去积极的参与各级节点的建设。

  我们目前包括我们的国家顶级节点,包括我们各级的二级节点,实际上我们在2018年、2019年分批有序的组织相关建设的工作,也是依托我们工信部和各级工业化、信息化主管部门的支持,我们推动节点的建设,现在处于一个好的状态,有很多的工作成果出来。

  第三个,我们立标准和建节点的基础上,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标识创新应用使用的过程中来,成为生态中的一员,你并不一定非要成为那个二级节点的建设、运营和部署的单位,但是可以通过接入二级节点去做很多标识应用的创新应用,这就像我们原来互联网中的模式一样,做扫一扫的人它可能并不是一个二级节点的一个建设者,但是它可能会是所有二级节点都必须需要的一个关键技术的功能,类似这样一个创新,类似这样应用的核心技术或者模式,这是我们非常多的企业都可以去参与、去探索的工作所在。

  最后这里面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我们工业互联网的产业联盟,这个联盟也是我们中国信信息通信研究院在担任联盟这样一个单位,目前已经有1300多家成员单位,包括我们在江苏也建设我们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的分联盟,在联盟里面我们单独为标识的工作设了一个特设组,每年会有3次工作的会议。

  这里我也总结了一下标识特设组在过去2019年在一年时间里面,我们开展了工作,包括我们今年在深圳、长沙、宁波已经召开过三次工作组的会议,在会议上我们讨论了包括我们今天提到的技术架构,我们标识的管理办法,一些核心的技术的研究,我们的标准我们的一些实验的项目,还有我们二级节点的经验导则,甚至是一些很重要的像安全的工作,我们还会在工作组的会议之外在一些地方专门举办一些专题的会议,会有更多的平台和场合方便我们进行更细粒度的一些技术、产业、政策的交流。

  所以也是鼓励更多的企业加入工业互联网的产业联盟去和我们做更多的交流和方向,最后我也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现在工业互联网的标识解析推进过程中,我们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所承担的一些工作,这个所也是我们在工业信息化部的推进整个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希望能够为构建工业互联网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发挥力量在我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内部,设立了这样一个专业的研究所,专注于包括工业互联网的标识解析起点在内的网络空间的关键技术资源和基础服务的建设和推进相关的工作。

  那目前我们所也是设立了包括我们的研究和研发我们的业务等多个业务的部门,并且在北京、广州、武汉、重庆,五个国家顶级的所在城市,都设立了分中心,而且我们近期也会在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我们各地部门的支持下,希望我们在江苏部署一个专业的团队,持续支撑好我们江苏所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相关的工作。

  我们这个后续相关的工作也包括我们整个国家顶级节点本身的建设部署和运行,还有面向各级政府我们标识相关的一些政策支撑的工作,并且希望能够参与到工业互联网领域各种各样的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推广。并且我们也正在代表国内参与到国内上很多工业互联网特别是标识领域一些国际合作和治理的工作。

  以上就是我对我们整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一些想法,并不一定成熟,最后想用一句话送给大家,就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工业互联网的工一些探索,可能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非常新的理念,我们很多的专家、企业界的朋友都是第一次听到工业互联网,第一次听到标识解析,就像图片中的一条路一样,我们前方并不能很清晰看到一个商业的模式或者说一个终级的目标,但是大的发展的趋势,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的,是正确的道路。我们现在正在走的可能没有很多参考,很多标杆的这样一条路,而此时此刻,如果我们能够走出自己的一条独特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的道路。可能最终就会收获和别人不一样的风景,此时此刻在这条路上走着,也不仅仅是我们江苏的企业,我们前期国内上海、广东非常多的一些工业企业、信息化的企业都在这条路上非常勇敢走着,并且也取得一些成果。

  他们可能会有一些挫折或者遇到一些问题,但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问题有效解决了,形成我们的江苏模式,那可能我们这条路就会走得比别人更好,走得更远,形成我们自己独特的发展的方式,以上就是我今天的介绍,可能有一些观点并不一定成熟,请大家包涵原谅,谢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