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领域主席张海懿:信息网络领域深度观察

2018-12-19 14:00

303b25f0b229228fb88813c64f90d394.jpg

  从2015年底到2016年初三大运营商启动第三张网的建设,整个网络建设推进非常快,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骨干直联点方面,按照计划完成的流量的疏导,互联互通的带宽达到6.8T,比2013年达到3倍的增幅。通过流量疏导之后,直联点所在省份的网间时延的性能都有了比较大的提升。现在的骨干互联网设备已经全部改造,支持了IPv6的能力,一些大型ICP在骨干网利用SDN的控制器进行最佳路径的计算或者动态带宽的调整,在实际网络中有了进一步的应用。

  从传送网的角度来看,100G继续在骨干网上持续应用,从2012年开始,中国移动首次在网上开始100G的试点之后,100G已经成为骨干传输网主流的速率。今年中国移动启动了总量达到9900个端口的100G OTN/WDM设备的采购。

  另外就是ROADM的网络发展,中国电信继在长三角开展了ROADM应用之后,今年又又新的采购项目,中国联通在今年启动了京津冀ROADM的应用,随着技术的成熟,逐步将ROADM大站快车和智能灵活的优势在骨干网用起来。

  从固定接入网络这个角度来看,光纤宽带在宽带中国战略整个部署和指导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根据三季度的统计,我们固定宽带的用户数达到3.96亿户,光纤接入达到3.48亿户,占比达到了87.7%。在宽带网速提升,100兆以上的固定宽带的接入用户数达到2.43亿户,占总用户数的60%以上。从宽带普及角度来看,今年第二季度,宽带普及水平达到了82%,十三五规划在2020年底设置的目标是70%,我们已经提前三年完成的2020年底的目标。在宽带普遍服务是让广大的民众都能够享受到宽带服务,在这方面,政府以及三大运营商做了非常多的工作,现在贫困村通宽带的比例超过了94%,也已经提前完成了十三五的目标。

  我们再看国际通信网络,发展中国家还是发展非常快的,亚非拉区域内的互联宽带提升了7%。

  从应用基础设施的角度来看,云计算方面,2017年有14家企业入围Garter IaaS魔力象限,到2018年只有6家,我们国内也是有类似的趋势,前5名的云企业的市场整个占比份额已经超过了75%,逐步进入寡头时代。大型的数据中心已经在全球的各个中心城市逐步的聚集和分布,阿里也开始在国内布局的基础上,开始在美、日、新、德一些国家建设国际的数据中心,提供海外云服务。

  从CDN市场的角度来看,市场规模也持续攀升,云计算企业也开始打破传统的市场格局。2018年3月份发布的数据来看,全球TOP10 CDN服务厂商之中,我们已经有5家入选。在域名的解析设施方面,全球进一步的扩展,已经达到了1048个,覆盖的超过140个国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以上。

  我们国家骨干网的网间性能持续提升,根据中国信通院提供的数据,网间的平均丢包率降到了0.19%,整体趋好,网内平均时延与国际水平持平,但是丢包性能还是有一些差距的。下载速率有了比较大的提升,视频首次的播放时延降低到757毫秒,用户体验更加良好。国际网络性能方面,我们也有一个统计,133个国家整个平均时延是224毫秒,我们国家是260毫秒,位列133个国家的101位,又较大的提高空间。

  IPv6的骨干网性能,整体性能时延性能在趋于良好,但是整个丢包性和稳定性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接下来我们进入热点分析,第一个热点,云网一体化服务趋势显现,重塑云网产业生态,随着百万企业上云需求逐步的提升,企业系统上云的各种需求也越来越多,有的是企业IT系统上云,还有多业务系统上云多云备份的需求,还有多云和混合云的业务部署的需求,还有一些大型的企业需要跨区的企业云组网的需求,围绕着云服务和网络呈现出来融合的态势,云服务商、电信运营企业和云连接的服务商,从不同的维度希望在云网一体化融合的趋势下,在自己的角度做一些工作,提供新型服务。

  在云服务商方面,开始打造自身的网络,像谷歌自建或者租光缆,开始组建了自己的骨干网络。有一些其他的云服务商通过营造服务的生态,解决入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来进行相关的工作。借助的运营商和其他企业的力量强化网络建设,希望能够强化自己网络的能力,加强优势互补。

  电信运营商本身就有网络的优势,它利用自己的优势,整合第三方的资源,推出了一些不同的服务。NTT推出了混合云组网的服务,打造云网资源一体化的管理平台。中国联通也发布云联网业务,构造云网一体化的新格局。

  在云服务商和电信运营企业之间有一些新型的云连接服务商,他们希望利用专有的网络,整合各类资源,提供端到端云网互联灵活调度的能力,他们具备强大云网资源的集成能力,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云网互联的操作平台。通过建立云交换中心的模式,进行按需自动的云服务。云连接开通的效率提高了,达到了分钟级。有的通过SDN加智能管道,性能进一步优化的线路,有的通过SDN接入相关的AWS相关的公有云,提供多种的接入方式。

  技术应用,SDN在里面被很多云服务商和相关的厂商比较看中,像谷歌和Juniper等都利用相关的技术在自己的平台当中进行技术创新。通过智能化和统一化云网资源的调度,各方面的能力更加的开放,也成为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的基础,能够推动ICT进一步的融合发展。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第二个热点,关于IPv6。从去年11月份两办联合发布IPv6的推进计划,说明IPv6的部署非常重要。

  首先看一下国际上的发展情况,2016-2018年全球IPv6的用户增幅是非常大的,超过了百分之百,印度IPv6的用户数已经是位居世界第一,达到2.5亿的水平。美国政府的网站支持比例也增长到40%,国际发展非常快。

  在国内,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对于IPv6的改造也是卓有成效,中国电信在全国29个省为固网用户提供IPv6服务,移动完成了所有城域网和接入网的改造,联通在26个省提供相关的服务。LTE网络的改造都已经完成,截至今年10月统计显示,IPv6网络用户总数达到7.7亿。下一步电信企业的需要进一步优化IPv6的网络质量,分配IPv6地址用户的占比。

  从基础设施角度来看,数据中心的改造,三大运营商的改造情况,超大型的数据中心已经全部完成相关的改造,后续也要加快改造。CDN IPv6的支持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但是节点的数量、覆盖率还是有很大的不同,需要进一步加快。未来应用基础设施的重点,加快CDN边缘节点的支持度,提升IPv6加速的带宽。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这个领域是IPv6的改造是最需要加速的,云服务平台IPv6的改造,有的是在部分产品支持,有的是处于改造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提速。在互联网应用,IPv6支持的程度相对来说是滞后的,现在的情况并不是特别好。后续需要进一步加快互联网应用的改造力度,继续推动网络和应用的协同发展。

  第三个热点是边缘计算,边缘计算发展非常迅速,也将成为驱动行业数字化转型重要的能力。一个是行业数字化转型,从万物互联的角度,数据量的增长非常快,和网络带宽比起来,数据量的带宽增长非常大,剪刀差会越来越大。所有的数据都送到中心层级,逐级往上传递的话,会给网络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同时对于一些行业应用,对于数据处理的时延的要求非常高,对于自动驾驶要在5毫秒以内的超低时延,边缘计算的发展契机由此可见,边缘计算在连接的多样性,服务的实时性,数据的丰富性,以及应用的智能性所具备的优势,也使得它进一步成为后续发展非常重要的方向。

  边缘计算的目标还是将计算、存储和连接作为基础能力提供给所有的行业,实现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从技术实现的路径来看有两个,一个是运营企业为主导的路径,是面向消费者、行业用户,它是IT基础设施的下沉,最典型的是边缘云为代表的发展形态。第二个是边缘网关为主体的,通过软件来实现一些任务的调度,提供实时处理的能力。

  IT、CT、OT企业,都围绕自身开展的创新性的工作,互联网和云计算公司,通过边缘计算完善自身的能力。像OT企业,主要利用一些设备边缘计算的能力,在行业支持应用延伸到工业现场。GE就是可以在机器上运行一些相应的分析,不是将所有的数据传到云上进行相应的计算。CT企业以边缘计算为契机,补充和完善自身的服务能力,借助网络新技术和新应用,向工业和交通这些行业进一步延伸。

  我们分析一下边缘计算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在三个方面有应用,一个是视频处理,比如说利用边缘计算来进行视频监控、图像识别,在安防的监控系统里面应用。

  另外就是车联网,利用边缘计算能力实现自动驾驶的判断和车路协同,也有一些应用的案例。还有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有工业机器人,或者工业产品的质量检测等相应的案例。

  随着未来边缘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在边缘计算的应用也会进一步拓展边缘计算的应用范围和类型。边缘计算是从机遇期在向成熟期迈进的一个过程当中,国家各部委非常重视边缘计算技术这个领域的发展,工信部、科技部都在专项方面有相关的部署,通过顶层的规划来引领边缘计算,从单点技术突破向体系化的发展。在过程中边缘计算处在探索的初期阶段,所以它还面临着技术和应用方面多方面的挑战。随着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网络的发展,数据处理平台去中心化的趋势,也会为边缘计算应用转型提供很大的契机。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2019年和未来的展望,骨干网络IPv6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的改造,还会进一步的加速,对于两办发的规划计划当中也有非常明确的时间表,所以这块任务会按部就班有序地进行。

  云网协同的进一步发展,会进一步推进架构的优化,工信部非常关注新型的交换中心的研究和部署,计划近期开展一些试点工作。所以交换中心的发展也会迎来一些新的机遇。

  电信运营企业会进一步加大SDN在骨干网络的部署力度,智能化改造的效果会进一步的呈现。从传输网的领域来看,200G、400G前几都是实验室验证和技术进一步更新和改进状态当中。明年随着5G回传、DCI、宽带接入的发展,我们预计有可能在干线和城域方面都会带来一些带宽压力的增长,会出现200G、400G在干线城域网同时发起的情况,400G的传输这方面的有时会更明显,会成为比较主要的应用。

  在接入网方面,三大运营商10G PON的规模部署,已经逐步的迎来。像联通目前采用FTTB方式的,对于一些推广百兆、千兆发展迅猛的,对FTTH也是采用10G PON技术。整个发展光纤入户会进入新老更替的过程。

  在PON标准,今年ITU-T立项了50G的PON标准,IEEE和ITU-T在技术路线上最终没有统一,在产业链的共用方面,还是不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国际互联网的出入口这方面,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底达到20T,咱们现在水平是7.8T,还有12T左右的发展空间。明年出口带宽可能有200%左右的增长。另外一些新建的国际路由有一些计划,比如与芬兰、挪威共建北极海底光缆的项目,它对于提升通信的速度,降低时延这块都会有比较大的提高。

  在应用基础设施方面,边缘计算也会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的计算能力和范围,一些企业也在积极的布局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新技术,一些相应协议的应用也会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应用基础设施进一步的发展。以上是我对信息网络的汇报,谢谢大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