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5 17:15
主持人:中国信通院 施羽暇
嘉宾:
海尔U+标准与知识产权部总监 王淼
科大讯飞AI研究院副院长 伍大勇
华为公司ICT Marketing部高级营销专家 周延青
贝壳找房CTO线高级总监 陈尔冬
京东农场资深信息官 王宏伟
主持人(施羽暇):第一个问题,现在哪些行业或产业智能化的效果比较好?为什么?
王宏伟:如果牵扯到智能化,怎么来做呢?京东农场有自己的技术优势,在AI技术、IOT、区块链这些技术都有一些自己的优势,再加上井队的平台优势,营销的平台优势。所以和农场基地合作,从耕种、管、种、收,到储运、销各个层面监管起来,通过京东自己的标准,保证从种子到桌面的全程可视化,智能化。从京东农场买的东西肯定是真的,品质是有保证的。
其实我这儿还有一个数据,智慧农业的数据,市场规模在2015年是137亿美元,今年有一个数据刚出来是268亿,大家可以算一下每年增长15%,这个登帐幅度还是非常快的。
再一个,现在投资基金这块,对农业板块投资越来越高,大家有目共睹,就不多说了。
总体来讲,农业智能化大有作为。谢谢。
主持人(施羽暇):谢谢王总,其实我对农业智能化细节不太利用,但是我知道上半年苹果很贵,下半年猪肉很贵希望智能化赋能农业能把水果和猪肉价格降下去。
再请王淼总分享一下智能化到家居领域的感受。
王淼:大家好我是海尔的王淼,我更多从家电行业看家电行业产业智能化的情况。在物联网时代,在人工智能时代,传统的家电行业智能化转型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智慧家庭,一个是智能制造。智慧家庭中更多是围绕家电的智能化给消费者提供一些场景、生态服务,更多是2C市场。智能制造领域围绕着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或服务的内容。
我想家电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实际上它背后也有一些原因,大概总结了一下。第一,家电行业内生的需求。中国家电行业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家电生产国和贸易国。中国家电行业正在走向新的产业发展周期,正在进行全面智能化,从单品智能化到场景智能化,智能制造水平由于受到新兴技术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新技术的推动,智能制造的水平也在大幅度提高。
第二,消费升级。用户对于自己生活品质的追求更加的智慧,更加健康,更加节能,更加环保,对于这些要求越来越高。
第三,技术层面。我们一直说,人工智能一个技术是不能改变一个行业,所以我们现在在谈的是多重技术共同叠加发展、融合,推动传统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包括IOT,人工智能、大数据、5G,这些传统行业智能化升级核心的驱动力。
第四,商业模式。中国一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发展非常迅速、成熟,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其实是可以无缝切换,无缝切入到物联网的家庭里。可以通过对于用户,对于更多资源的导入,我们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数据,通过物联网的数据,这种数据资源的闭环也给智慧家庭和智能制造提供更多商业模式的机会。
所以我们看到这些数据以及被分析的原因,我是来自家电行业,我们也是从海尔集团整体的战略上,我们在6月份的时候,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改名为海尔之家有限公司,代表着我们在物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对智能制造的信心。
主持人(施羽暇):下面请伍院长分享一下。
伍大勇:我是科大讯飞的伍大勇。
我们首先分析智能社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在这几次工业革命发展的时候,能源革命蒸汽机还有电力,更多解决了人的体力劳动的替代。用这种思路智能革命更多的是带来我们对人的脑力劳动的替代。但是脑力劳动替代到什么程度?就要看到技术发展到什么样了。所以只要需要脑力劳动,人工智能都会发挥作用。人工智能或智能的技术其实在各个行业里都会发生作用,这也就是现在大家提AI+,所以AI+各种行业,它能够把这些行业的一些效率进行提升,效果进行改善,所以它就会对这些行业进行赋能。刚才施博士也提到了,讯飞会进行教育,教育会建立学生个性化的知识图谱,会让学生做到个性化教学,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题。这个后面也是一种智能,来做知识图谱知识方面的智能。刚才都提到智能其实是一个方向,不是独立的技术,包含感知智能、认知智能、智能语音、智能图像等等,所以它的技术和不同行业结合都会产生很好的作用。
当然里面有很重要的一个点,如何找到真正的应用场景,应用场景很重要。我是讯飞研究院我们也做技术,但是我们一定要找到技术落地的场景。比如说我们做语音,比如说在司法上做庭审语音的撰写,法院的书记院他原来打字,把它变成了语音的撰写以后效率会大幅度提升,基本上能提升30%左右的庭审效率。比如说医疗上,做牙医,在同时看牙的时候怎么能把诊疗的笔录记录下来呢?我们也做了一个语音的东西。这都是智能应用的场景,我们也会做一些图像,比如说CT的片子里面到底有没有一些结节。如果有机器辅助也会很有帮助。所以不同领域会有不同的应用。
主持人(施羽暇):再请陈总做一个分享。
陈尔冬:现在智能化的时代,我们有更多的变法能够把这些数据第一是更有效率的收集上来,第二更多维度的收集上来。现在我想距离我们正在做的VR,上一代的贝壳产品用图片呈现数据,明显这个突变对于摄影师的拍摄有一定的要求,第二图片呈现的内容量级是比较有限的。
现在利用VR技术收集,设备是自动的,自动在房屋里收集数据的设备,其次它收集的数据比传统收集数据的更多。下一代,现在毕竟还需要一个深度相机,双目视觉。我们尝试用AI计数,单目视觉拍出VR的数据回来,AI技术对我们在数据收集角度所带来的一些帮助,我以房屋角度来举例。
数据收集回来了,明显有更多的数据,而且收集的数据有效率,比例更高,对应用数据有更大的价值。从房的角度来讲,既然房屋有深度信息,就可以对房屋进行装修的方案,甚至可以利用AI的技术自动生成装修的方案,这都是结合智能化新的体验的提升。
主持人(施羽暇):贝壳的产品我自己用过效果非常好,能节省很多的时间。我认为刚才陈总提到一点,场景和应用数字化底座非常重要,只要数据的基础比较好,那么这个场景和应用发展的前途就会非常大。最后我们请周总,我把周总放到最后是等一二三产业讲完之后,华为作为基础设施商怎么来服务。
周延青:我们对AI的态度是自己用,跟王总讲的是类似的,首先提升自己的营销率。我们内部有一个AI实验部,去年做了大概500个项目,从生产、制造、内部管理、交付各个流程、各个场景的应用。简单一点,票据扫描,OCR的技术比较成熟,内部票据基本上不用人看了。复杂一点,类似于基站检测,原来是靠专业工程师检测,我们可以派普通工程师拿手机拍照片就可以了,更进一步拿无人机把数据传回来,就可以实现基站巡检的功能。
另一方面,我们本身是做基础设施的,所以在赋能各行各业方面,通过华为云人工智能EI平台,也在跟几十个行业做了一千多个项目。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想法,我们的感受,其实行业不是最重要的,每一个行业只要有数据,有重复劳动的需求,有专家的需求,它就会有AI的需求。
从目前情况来看,人工智能真的刚刚起步,未来的空间非常大,有足够的大蓝海,在座所有人都有很大机会在这里面获得相应的事情。华为愿意通过技术帮助各行各业更好的用人工智能解决各种问题,我们跟在座很多公司都有合作。
主持人(施羽暇):未来大家觉得哪些行业和产业还具备非常大的潜力?对当前宏观经济的形式和产业智能化升级的现状,你们认为从你们政府的角度做哪些扶持以及政府社会各阶还需要哪些努力?
王宏伟:刚才听了各位老师讲的非常好。
就京东农场来说,我们用到天地空来说基本上都用到,卫星遥感、无人机,通过遥感技术农业四情,苗情,商情,病虫害都可以通过图片采集回来,然后利用AI进行分析。我这块地会招什么虫,相当于是预期的感知,从而人工一些参与吃一些药就可以少吃药甚至不吃药,不吃药可能对咱们这个环境更友好一些。
政府这一侧,结合我们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支持力度面要更大一些,比如说中国农业发展不平衡,有一些省市会有一些扶贫的项目,这可能要多关注点农业把快。我们田间地头加一些场景器这个钱是政府出还是什么出,让农场自己出肯定不是一个事,这些需要一些政策倾斜。
还有一个是人才培养,现在基本上做农业不懂信息化,做信息化不太懂技术。农业这块知识面太广,这方面需要加强。再有就是培训机制,对产业来说培训机制要更加强一下。因为那些从业人员基本上是50左右的中年人,年轻人都不在家里,这一块怎么培训应用系统,可靠熟练的应用系统也是一个难题。这是京东在做的事情。
主持人(施羽暇):最后我希望各位老总有一句话祝福和展望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未来。
王淼:任重而道远。
伍大勇:人工智能让世界更美好。
周延青:产业是巨大的蓝海,欢迎大家都来加入到大蓝海中。
陈尔冬:希望人工智能在不远将来在各个行业里面百花齐放。
王宏伟:希望ICT、AI技术在农业板块能够发扬光大。
主持人(施羽暇):感谢各位的精彩发言,向我们展示了当前数字经济研究和发展的最新成果,展望了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美好愿景。最后,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各位专家、各位嘉宾的精彩演讲表示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