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6 13:5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很荣幸今天能够代表中国信通院,反诈中心的研究团队来发布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和人工智能应用的白皮书。
白皮书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局指导下,中国信通院反诈中心和阿里联合发起,得到了腾讯、360的支持。
白皮书包括五个部分的任务,第一是人工智能在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中的积极影响及技术实践。第二人工智能给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第三总结了国内外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的动态。第四个人工智能当前背景下治理工作的难点和问题。第五章提出治理的措施建议。
在第一章人工智能在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中的积极影响及技术实践中,分析了随着人工智能的基础能力不断地增加,核心算法不断突破,实际应用越来越多。应用于电信网络诈骗中,使技术防范的识别准确率更高,检测拦截的实施性更强,防护的覆盖面更大。
当前人工智能在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中的技术应用,主要包括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技术应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学习应用,模式识别的及时技术应用,知识图谱的技术应用。
在机器学习算法的学习应用场景中包括两种算法,一个是分类算法,通过模型训练对行为事件进行设诈风险。第二个是聚类算法,自动发现诈骗团伙,这两种算法相互结合,为诈骗风险预警提供高效的检测和严办能力。基于知识图谱的应用,更高效的对诈骗团伙进行研判,对异常行为进行分析。
结合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实践应用情况,在诈骗电话检测和恶意网址拦截有很多的应用。在诈骗电话检测,利用大数据分析,模式识别等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研判,可以对很多的数据进行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的识别率。
在诈骗团伙分析情况下也有应用,360、阿里、腾讯等等公司都研发了相关的产品在相关的领域进行主动的应用,在电信网络诈骗信息审核过滤方面,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识别去设诈和伪造的内容。从而提高设诈信息的速度和可靠性。
在白皮书的第二章分析了人工智能给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大家都比较熟悉了,电信网络诈骗实施的四个主要环节,这四个环节是信息精准的获取,诈骗脚本设计,通信联络诱导,资金支付转移,人工智能技术在四个主要环节都有应用,从而给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
例如在信息精准获取的关系,人工智能应用使获取个人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方式更加隐蔽,更容易获取大量的用户生物特征的信息。在诈骗脚本设计环节,针对特定人群进行定制化的脚本设计,通过对特定人群行为特征的训练学习,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合成定制化的设计脚本,做到千人千面,精准的筛选受害人。
在通信联络诱导环节,机器人客服大量使用,让沟通的人力成本更低,通信联络方式隐蔽性更强,非法获取号码成本更高。基于人工智能的换脸换声做到高度仿真,真假难辨。利用智能呼叫网关,进行群呼。在资金支付转移的环节也存在着信息泄漏,盗刷盗用等危险。
白皮书第三章梳理人工智能下国内外的动态。首先是国际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治理经验做法,一是立法先行。数据是人工智能技术高质量应用的很重要的前提,美国还制定了深度伪造责任法案的草案,防范深度伪造技术潜在滥用的风险。二是强化技术手段,提升诈骗音视频识别与拦截能力。三是强化企业自律,加大对诈骗电话呼叫与转账环节的管控。四是加强警示教育,提升民众防范意识,以色列还有韩国等国家都在提示诈骗分子可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实施诈骗。
国内公安部,工信部等部门在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方面都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显著的成效工信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从组织统筹,制度出台,责任落实,技术手段,宣传引导等多个方面,多措并举,加强组织部署和政策落实,发挥引力作用。
电信和互联网企业积极发乎各自的技术优势,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断推进人工智能防范治理技术能力的升级。科研单位和高校也积极参与到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当中,例如我院在今年成立了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支撑与服务中心,评选推广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创新实践示范项目,还有很多互联网企业在积极研发技术工具来应对诈骗。
在白皮书的第四章,分析了人工智能背景下治理工作面临的难点和问题,包括法律法规,行业管理,技术利用,宣传引导和协同治理等等方面的难点和问题,例如在法律法规方面存在刑事打击困难,法律适用困难等等问题。人工智能在电信网络诈骗领域的应用使诈骗的精准性,迷糊性,隐蔽性都大大加强,导致了防范打击的难度增大。
在协同智力方面,系统数据,当前目前还是相对比较分散的,难以进行全面的挖掘分析,部分的企业自律和担当意识不足,过度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部分的诈骗团伙聚集在境外,跨国协同仍需加强。
在白皮书的第五部分提出措施建议。首先第一个治理思路就是坚持发展与安全并举,一方面促进人工智能在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中的应用,并积极利用法律法规,行业监管等引导人工智能技术规范安全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多方共治,开放创新来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新技术的诈骗风险。在立法方面,完善人工智能和数据安全的法律法规,同时建议加大执法与惩戒力度。
第三个建议强化行业监管,推进源头与综合整治,加强对人工智能的隐私泄露,技术资源和滥用和检查。对设诈高风险的技术实施专门的管理。
第四是建议加快技术研发,提高识别与反制能力。加大深度仿造仿冒研判,智能群呼设备识别等反制技术。
第五是建议加强宣传。尤其是加强对重点人群,比如说老年人,青少年等等的宣传,通过大赛等方式促进相关技术的研发,推广创新应用。
六是建议促进多部门协同参与的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推动整治诈骗跨国的国际公制共享和联合的惩治。同时畅通举报渠道,加强行业自律。
以上就是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与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的简要介绍。具体的内容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的连接。感谢大家对白皮书的指导,感谢阿里、腾讯、360对白皮书的大力支持,感谢众多互联网企业对我们反诈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今天现场来见证白皮书发布的重要领导和嘉宾。我的介绍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白皮书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局指导下,中国信通院反诈中心和阿里联合发起,得到了腾讯、360的支持。
白皮书包括五个部分的任务,第一是人工智能在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中的积极影响及技术实践。第二人工智能给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第三总结了国内外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的动态。第四个人工智能当前背景下治理工作的难点和问题。第五章提出治理的措施建议。
在第一章人工智能在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中的积极影响及技术实践中,分析了随着人工智能的基础能力不断地增加,核心算法不断突破,实际应用越来越多。应用于电信网络诈骗中,使技术防范的识别准确率更高,检测拦截的实施性更强,防护的覆盖面更大。
当前人工智能在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中的技术应用,主要包括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技术应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学习应用,模式识别的及时技术应用,知识图谱的技术应用。
在机器学习算法的学习应用场景中包括两种算法,一个是分类算法,通过模型训练对行为事件进行设诈风险。第二个是聚类算法,自动发现诈骗团伙,这两种算法相互结合,为诈骗风险预警提供高效的检测和严办能力。基于知识图谱的应用,更高效的对诈骗团伙进行研判,对异常行为进行分析。
结合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实践应用情况,在诈骗电话检测和恶意网址拦截有很多的应用。在诈骗电话检测,利用大数据分析,模式识别等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研判,可以对很多的数据进行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的识别率。
在诈骗团伙分析情况下也有应用,360、阿里、腾讯等等公司都研发了相关的产品在相关的领域进行主动的应用,在电信网络诈骗信息审核过滤方面,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识别去设诈和伪造的内容。从而提高设诈信息的速度和可靠性。
在白皮书的第二章分析了人工智能给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大家都比较熟悉了,电信网络诈骗实施的四个主要环节,这四个环节是信息精准的获取,诈骗脚本设计,通信联络诱导,资金支付转移,人工智能技术在四个主要环节都有应用,从而给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
例如在信息精准获取的关系,人工智能应用使获取个人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方式更加隐蔽,更容易获取大量的用户生物特征的信息。在诈骗脚本设计环节,针对特定人群进行定制化的脚本设计,通过对特定人群行为特征的训练学习,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合成定制化的设计脚本,做到千人千面,精准的筛选受害人。
在通信联络诱导环节,机器人客服大量使用,让沟通的人力成本更低,通信联络方式隐蔽性更强,非法获取号码成本更高。基于人工智能的换脸换声做到高度仿真,真假难辨。利用智能呼叫网关,进行群呼。在资金支付转移的环节也存在着信息泄漏,盗刷盗用等危险。
白皮书第三章梳理人工智能下国内外的动态。首先是国际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治理经验做法,一是立法先行。数据是人工智能技术高质量应用的很重要的前提,美国还制定了深度伪造责任法案的草案,防范深度伪造技术潜在滥用的风险。二是强化技术手段,提升诈骗音视频识别与拦截能力。三是强化企业自律,加大对诈骗电话呼叫与转账环节的管控。四是加强警示教育,提升民众防范意识,以色列还有韩国等国家都在提示诈骗分子可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实施诈骗。
国内公安部,工信部等部门在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方面都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显著的成效工信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从组织统筹,制度出台,责任落实,技术手段,宣传引导等多个方面,多措并举,加强组织部署和政策落实,发挥引力作用。
电信和互联网企业积极发乎各自的技术优势,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断推进人工智能防范治理技术能力的升级。科研单位和高校也积极参与到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当中,例如我院在今年成立了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支撑与服务中心,评选推广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创新实践示范项目,还有很多互联网企业在积极研发技术工具来应对诈骗。
在白皮书的第四章,分析了人工智能背景下治理工作面临的难点和问题,包括法律法规,行业管理,技术利用,宣传引导和协同治理等等方面的难点和问题,例如在法律法规方面存在刑事打击困难,法律适用困难等等问题。人工智能在电信网络诈骗领域的应用使诈骗的精准性,迷糊性,隐蔽性都大大加强,导致了防范打击的难度增大。
在协同智力方面,系统数据,当前目前还是相对比较分散的,难以进行全面的挖掘分析,部分的企业自律和担当意识不足,过度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部分的诈骗团伙聚集在境外,跨国协同仍需加强。
在白皮书的第五部分提出措施建议。首先第一个治理思路就是坚持发展与安全并举,一方面促进人工智能在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中的应用,并积极利用法律法规,行业监管等引导人工智能技术规范安全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多方共治,开放创新来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新技术的诈骗风险。在立法方面,完善人工智能和数据安全的法律法规,同时建议加大执法与惩戒力度。
第三个建议强化行业监管,推进源头与综合整治,加强对人工智能的隐私泄露,技术资源和滥用和检查。对设诈高风险的技术实施专门的管理。
第四是建议加快技术研发,提高识别与反制能力。加大深度仿造仿冒研判,智能群呼设备识别等反制技术。
第五是建议加强宣传。尤其是加强对重点人群,比如说老年人,青少年等等的宣传,通过大赛等方式促进相关技术的研发,推广创新应用。
六是建议促进多部门协同参与的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推动整治诈骗跨国的国际公制共享和联合的惩治。同时畅通举报渠道,加强行业自律。
以上就是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与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的简要介绍。具体的内容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的连接。感谢大家对白皮书的指导,感谢阿里、腾讯、360对白皮书的大力支持,感谢众多互联网企业对我们反诈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今天现场来见证白皮书发布的重要领导和嘉宾。我的介绍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