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能力
CAICT观点
培育创新文化土壤,带动创新创业热潮
作者:刘涛            发布时间:2016-05-19

  2016年5月17日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主题确定为“提倡ICT创业精神,扩大社会影响(ICT entrepreneurship for social impact)”。这里面提到了一个近两年搅动中国各界的热门词汇——创业,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任重道远,创业热潮也是此时所需要的一股新的动力。

  提到创业,不能不想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从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时,首次提出要开启大众创业全民创新的新时代;到2015年,“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被写到了总理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意味着大众创新创业已成为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

  而在2015年,另一个被广为使用的词汇——“互联网+”,同样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让世人所知,并为各个行业所争相研究探讨。从去年前年的发展来看,国务院在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推进网络提速降费、促进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健康发展以及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指导意见,做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这为我国信息通信业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新机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需求空间和创新应用舞台,同时也让如何提升整体的创新能力再度成为ICT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创业人才从走出去到留下来

  任何行业的持久发展都离不开不断的创新和创业者,作为当前发展最为迅猛,也最为人所关注的ICT行业,自然更需要创新和创业的不竭动力。当然,创业本身就是对传统生活在企业内的员工,一次重新思考自身职业发展的契机。近几年,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通信行业的人士,走出已有的组织,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这里面,有如原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原华为副总裁余承东等企业高管,也有更多的基层员工,怀揣着实现自我价值的梦想,去勇敢的搏击一片蓝海。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认识到,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就应该敢于打破常规,消除管理障碍,给予广大员工更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去帮助他们在自身的平台上进行创业发展。于是,相比于如火如荼的走出去创业,如今积极鼓励企业内部创业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行业的一个通行的规则。

  近些年,互联网对传统通信产业链的冲击日益加大,作为过去主导产业链的通信运营商,如今已经有些沦落为管道的境地,量收不匹配的问题影响到了自身的财务收益,归根结底是无法在业务创新上与竞争对手相抗衡。但运营商并不想就此束手就擒,为了摆脱国有企业体制僵硬的弊端,培育更好的创新土壤,中国电信在2012年便开始了创业孵化平台的运作,针对内部有创业意愿的员工,公司提供支持并为员工保留原工作岗位。这一政策让原本捧着“铁饭碗”的员工能够走出来创业。

  当然,创业有风险,失败率很高。同样,允许员工内部创业的公司也需要谨慎对待,因为这就像在一个未知的世界里摸索,你不知道下一步会发什么事情,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可是,创新的果实往往就是需要在一切不确定的世界中产生,如果依然回到传统企业那种条条框框规定完备的世界中,所有的行为都有一定之规,那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行业的创新力有赖于企业的创新文化培养

  互联网激发了人们新一轮的创新热潮,有无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企业是否有持久竞争力的标志之一。为此,通信企业也常常大规模的投入研发经费,开展创新研究。但是从另一方面,人们主观感觉上却认为往往传统大型企业普遍缺乏颠覆式的创新能力。

  博斯公司对全球1000家创新公司做过长期调查,发现企业的财务业绩与创新投入(无论是以研发投入总额还是以所占收入百分比计)之间并无明显的关系。许多企业,尤其以苹果公司为代表,在研发上的投入低于同行对手,却在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利润率和股东总回报等方面实现了全面的超越。与此同时,以制药为代表的许多行业继续投入相对较多的资源进行创新,但结果却远未达到他们和股东的期望。由此看,大企业往往会在研发上不惜重金,但并不代表他们的创新能力就真的很强。

  世界经济论坛(WEF)在《关于竞争力的报告》(1985年)中提出,企业国际竞争力是企业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竞争对手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突出强调了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质量和价格,也就是能够用更低的成本制造出更优的产品与服务。要实现这种竞争力的提升,必须赖以合理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诸多方面的综合系统的完善。

  可见,企业的创新能力不仅仅是烧钱能够做出来的,更多的是软性的因素在发挥作用,而创新依赖于人的思想解放和团队意识,所以真正决定创新能力强弱的根本源泉还在于企业本身是否有创新文化的土壤!

  传统通信行业,相较于稳固的市场环境和可预测的技术发展趋势,构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行业体系,逐渐也形成了偏重于内部而不是外部环境,注重控制而不是灵活的企业文化。

  这种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更适合于面对一个稳定不变的市场环境,解决一些确定性很强的经营问题;但是互联网+导致所有领域都发生了大变革,首当其冲便是与其息息相关的信息通信行业。传统的通信企业,正在面对的是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不确定的经营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化来主导整个企业的转型发展。

  

  让创新文化扎根于企业中来

  提起创新,就会想到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中,熊彼特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新的组织形式。熊彼特把创新的内涵做了延伸,不仅仅是物的创新,还有技术,思想,组织等等方面的创新都涵盖其中。而互联网的发明,让创新更多的脱离了过去的实验室,而成为了一种全民的参与式活动,由此产生了新时期的具有互联网精神的创新模式,

  具有这些新创新模式的企业,往往是一群知识型员工聚在一起,没有层级意识,彼此平等交流,经常观点碰撞,求异不求同,求变不求稳,会形成不同于以往的创新文化基因,在当前的互联网公司,这种文化氛围最为浓厚。当具有这一类文化基因的企业入股传统的大型通信企业的时候,创新文化也将随之渗入到主流的比较稳健保守的企业文化之中,由于“大企业病”的存在,两种文化必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和冲突,处于强势的传统文化将会产生极大的排斥力,去阻碍新文化的生长,导致越大型的企业,在转型发展的历史三峡中,越难以获得成功。

  在互联网创新文化的融合过程中,更需要在价值观上,以及随之的制度设计上需要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变:

  第一,要突出尊重个人的理念:以往发展中,更多的是关注国家利益,集体主义精神,有所忽视了个人价值的存在意义。互联网时代,个体的话语权有了突破性的增强,个体的思想诉求更为强烈;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的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的主力军,他们不会在“舍小家为大家”这些宣传口号下,甘于奉献自己,牺牲利益。因此,要培养创新文化,就必须敢于提出尊重个人的价值,尊重员工的利益的概念,并在这种价值观之下,培养鼓励标新立异,提倡与众不同的氛围。

  第二,要突出积极竞争的理念:首先,要培养员工敢于去市场上与对手竞争的精神。不要抱着求稳定的心态来工作,怀着这种心态的人,不可能会做出创新之举。员工要想过得安稳,就必须敢于拼搏,安全感来自于自身的实力,而不是所依靠的企业。其次,要改变论资排辈的提拔规则,一团和气的沟通规则,这会让最具创新精神的年轻群体感受到天花板的压抑,从而选择离开另投明主,或自我创业。因此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选拔机制,提倡敢于争论,敢于质疑的沟通氛围对于创新文化的培养至关重要。

  第三,提倡知识绩效的理念:《第五项修炼》里面提到的学习型组织,是企业保持创新力的重要条件。不过,单单提倡学习的理念,并不能带来明显的提升,原因在于学习的活动本身并没有与自己的收益相挂钩。需要重新审视学习的价值,需要企业提倡“知识绩效”的理念,让员工看到学习带来的显性回报,认识到学习即收入,继而去真的学习,最后获得学习真正的知识回报,即创新与技能的提升。

  第四,提倡合作伙伴的理念:360的老总周鸿祎在对新入职的员工讲话中,说到他不希望员工会为360打工一辈子,他更希望员工在360的这几年,能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然后出去创业,做更大的事业。同样,IBM中国区总裁也对新员工提到同样的观点,就是不奢望员工能够为企业干多少年,乐于看到员工做出自己的事业,获得更大的成就。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从过去稳定不变转为充满变化。我们需要员工的创新精神,为企业谋取收益。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员工自己的诉求,既然不可能留住一辈子,倒不如双方以合作伙伴的心态,你出钱,我出力,共同做出新的市场,共同获得收益。企业不会因为员工的离开而损失掉什么,反而为自己的发展寻找到新的商机。而员工在这种宽松平等的新氛围之下,也会尽力去创造新的价值点,为自己也为企业。

  

  

  结语

  虽然自从19世纪中后期有了电话电报以来,通信行业已经经历了百年多的发展与成长历史,但“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这不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者,而是在一系列创新的技术推动下,不断自我蜕变,自我升级的朝阳行业。信息通信行业是充满着太多的创新机会,有机会就有希望,而有希望的地方,永远都会让那些怀揣梦想的人心向往之。我们已经储备了非常多有思想有能力有激情的年轻人才,那么就需要将创新的文化注入到我们的行业中,我们的企业内,去撬动这个行业巨大无限的发展潜力,加速实现信息服务的普惠化和深度化。

0
新闻动态 科研能力 业务介绍 品牌活动 学术期刊 文化建设 招贤纳士 关于我们
CAICT观点
成果概况
创新推广
微信扫一扫
添加信通院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2023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33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721号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