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能力
CAICT观点
中国信通院发布《数字金融反欺诈——洞察与攻略》(附PPT解读)
作者:何阳            发布时间:2018-11-28

  为进一步推动金融安全相关政策的研讨,发布金融安全相关研究成果,探讨金融安全未来的发展,促进金融安全领域产业的交流与合作,2018年11月23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中国银行业协会、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8中国(成都)金融安全与科技创新论坛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市锦江区锦江宾馆召开。

  此次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张雪丽与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蓝烈英共同发布了《数字金融反欺诈——洞察与攻略》白皮书。该白皮书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和腾讯大金融安全联合编写。

  《数字金融反欺诈——洞察与攻略》白皮书发布

  随后,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负责人何阳对白皮书内容进行了深度解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负责人何阳

  何阳表示,此次白皮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诠释了数字金融欺诈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发展特点;第二部分,介绍了数字金融欺诈的总体形势;第三部分,从应用实践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数字金融欺诈的手法;第四部分,展开分析了数字金融欺诈涉及的受骗人群与作案人群的画像及区域特征;第五部分,重点介绍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数字金融反欺诈中的应用;第六部分,结合当前的形势对数字金融反欺诈未来趋势展开分析并从监管立法、行业联防、科技应用和常识教育等多维度提出强化数字金融反欺诈的相关建议。

  《白皮书》显示,我国数字金融欺诈案件的发生数量呈下降趋势,诈骗总金额却在提升。2018年第二季度与第2017年第二季度相比,诈骗交易笔数下降了26.6%,但近1年内诈骗交易金额的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单笔支付的诈骗金额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这意味着数字金融欺诈向精准化转变,诈骗的危害性仍在增强。

  另一方面,数字金融受骗群体正趋向年轻化。全国涉及数字金融诈骗的受骗人群中,18~35岁之间的受骗人占比高达71%,80、90后成为诈骗分子狙击的主要对象。其中,男性受骗人数是女性的两倍以上,占比69%。

  同时,退款、刷单兼职和仿冒身份诈骗是诈骗分子最常用的诈骗方式。随着都市生活方式的互联网化,网上购物、网络兼职已成为年轻人的日常。部分诈骗分子基于年轻人渴望高薪兼职的心理,实施诈骗行为,值得引起警惕。从受骗人地域性来看,广东省是受骗人数最多、受骗损失金额最高的省份,而上海市人均损失金额则最高。“北上广”地区人口总量多,经济发达,成为骗子“精准狙击”的重要目标。附录部分也是本次白皮书的一大特色。其中收集整理了数字金融欺诈的多个典型套路及其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骗原则,真正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最直接的“防骗攻略”。

  更多精彩,敬请阅读现场发布PP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0
新闻动态 科研能力 业务介绍 品牌活动 学术期刊 文化建设 招贤纳士 关于我们
CAICT观点
成果概况
创新推广
微信扫一扫
添加信通院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2023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33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721号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